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周文圣 > 第161章 【七夕文魁】!

第161章 【七夕文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淮三十六艘画舫已见墨砚齐备,各画舫才子们或负手望月,或疾书案前,酝酿着诗意。

玉盏相击之声未绝,已有数位才子迫不及待展开洒金宣纸,写下自己的灵感。

一场没有硝烟的文战,在这星河璀璨的秦淮河上悄然展开。

“好!好!”

牛蛮使节瞪大了眼睛,盯着鹊桥歌舞。

突然,它拍案兴奋,铜铃般的牛眼泛着赤光,粗壮的脖颈上青筋暴起。

它端起酒盏,“七夕乃我牛族圣节!大周圣朝摆出如此盛典相贺,当真给足了我牛蛮国颜面!咱老牛,敬诸君一杯。”

声如闷雷,震得案上酒盏叮当作响。

一旁的象蛮使节翻了个白眼,长鼻一甩,从鼻孔里喷出股浊气。

它满脸是讥诮,蒲扇似的耳朵不耐烦地拍打着。

虎蛮使者更是直接别过脸去,无言以对——此乃人族放牛郎,跟你牛蛮何干?

邻座的年轻进士,忍不住以袖掩口轻笑,肩膀可疑地抖动起来。

金枝画舫内。

灯火煌煌,名流荟萃。

金陵十二家门阀齐聚一堂,翰林学士王肃与谢玉衡端坐主位,身后百余名举人、进士衣冠济济。

虽不复当年“王谢风流满晋书”的盛况。

又被江行舟写嘲讽诗词,冷嘲热讽一番,丢了不少颜面。

然江南十二家门阀底蕴犹存——单是王家在今夜的七夕文会,便来了五位进士、十三位举人,这般阵仗,岂是小世家门户可比?

可是偏偏,以金陵十二家如此“人才济济”,竟然被江行舟的文章给压制一头。

王肃和谢玉衡心中憋着一口郁气,想要在这七夕文会上扳回一局,让王谢子弟夺下“七夕文魁”的封号。

早有王谢士子摩拳擦掌,将酝酿整整一年的七夕诗词誊于笺。

案上宣纸如雪,墨香浮动。

忽见一位王氏进士振袖而起,狼毫在灯下划出一道流虹:“《星桥》,[千盏莲灯照星河,半城烟火半城诗!]”

笔走龙蛇间,半阙诗十四字已跃然纸上。

诗尚未完,

刹那间,却是各色烟火奇光异彩,异象在纸卷上喷发。

“不错!

此篇大有希望,争夺今晚七夕文魁!”

王肃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底掠过赞许之色。

虽然金陵十二家门阀的举人们比不得江行舟,但是进士之中依然有不少强者。

在座的金陵门阀文士尚未及对此诗进行品评。

忽听得“嗤”的一声——原是谢家大郎正笔锋凌厉的写着手中词稿,素白宣纸上“凤箫声断”四字犹带淋漓墨迹。

却见他从容展卷重书,笔走龙蛇竟是一阕新词。

不过盏茶功夫,十二家门阀的进士们已挥毫成章,数十篇诗词文章如雪片般堆满紫檀案几。

谢氏家主谢玉衡轻叩青玉镇纸,逐一赏析。

从众文章之中,挑出异象最为显著,择其魁首,待选出最强的一篇,送到主会场去,和江南道士子们比拼。

王肃执起一篇刚被众人推举的《星桥》,不由赞叹。

“好个王氏儿郎,此篇有[达府]之象!”

他拍案而起,神色无比振奋。

姑苏画舫上,灯火映波,文气纵横。

数十名苏州士子济济一堂,青衫玉带间尽是进士、举人之辈。

苏州太守苏泽立于船首,广袖当风:“诸君,今夜文会之战,关乎姑苏文坛的颜面,我与诸君一同倾力!”

“苏大人请!”

话音未落,众士子应诺。

“那就我先来吧!”

太守苏泽一笑,眸中金芒流转如星,指尖掠过檀木笔架,取一支紫毫在手。

周遭士子纷纷屏息——

这位太守大人,曾经是当年江南道秋闱的解元,素有“姑苏第一才子”之誉。

忽闻邻船画舫传来阵阵喝彩,原是金陵王氏,又出一篇上好新词。

苏州众士子相视一眼,纷纷提笔酝酿。

今岁经魁唐燕青率先挥毫,笔走龙蛇间已见“雀桥横锁秦淮畔”之句。

霎时间,舫中墨香更浓,竟引得河畔垂柳无风自动。

半个时辰后,姑苏画舫珠帘微卷,众举人进士们从诸多诗词之中,商议许久,挑出最佳篇章。

但见太守苏泽手捧一口鎏金锦盒,往主会场画舫而去。

盒中一卷《鹊踏枝》墨迹未干,隐约可见“云阶月地”四字,在月光下泛着异象的清辉。

魁苏小小一曲牛郎织女歌舞即将结束。

秦淮画舫外忽传来铜锣声,惊破一池星月。

“时辰将到——!

请各画舫,交文会诗词!”

别驾李怀安朗声道。

秦淮河上,三十六画舫次第生辉,天地异象竞相绽放。

忽闻,姑苏画舫清唳破空,千百只灵鹊自虚空中振翅而出,羽翼流光,在雕栏间结成一株晶莹剔透的月桂枝,琼绽放时,竟有星辉簌簌而落。

骤然,却见扬州画舫迸发一道千丈霞光,七色奇芒如蛟龙腾空,直贯霄汉。那光柱中隐约可见琼楼玉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