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秘影绝杀 >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莽城来点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莽城来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苑农贸市场今天是赶集日,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鼯鼠开着路霖的桑塔纳停在市场五百米外,打开车尾箱,找到工具盒,拿出一把米字螺丝刀。

市供销公司的总经理李孝文把自己的桑塔纳停在市场。他跟烟草公司的张总约好来市场。他斜挎着褪色的军用书包,裤腰皮带圈上挂着一个硕大的钥匙串,随着他的步伐,发出“嚓嚓”的响声。那都是公司十几个办公室和家里的房门钥匙。

崖渡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明正统十三年(1448)明军西征麓川(现今瑞丽)期间,有明军“吸烟避瘴”情形,证明当时滇西已经能种植和吸食草烟。现在烟草业被逐步培育为崖渡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产业,连萨罗中烟甚至湖南中烟、南京中烟都跟崖渡建立长期购销关系。

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制,消费税占了零售额的大部分,交通运输非常困难的萨罗依靠烟草获得了其他省份羡慕的财政收入。

文革打断了崖渡的烟草种植历史,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这类“供资产阶级享用”的农产品也被扣上了政治帽子被严禁。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获得承认后,政府在八十年代末推动并扶助农户改种烟草。

包产到户政策实行后,每家农户基本上只能分到两亩耕地。普通农作物的价值不高,以往春季种豌豆,夏季种玉米已经是尽量提升亩产值的选择,每亩年产也不超过两百元。

现在,烟草亩产值能接近一千元,崖渡的农户已经全部成为烟农。崖渡烟叶被誉为“清甜香润”,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叶片正面与背面颜色差异较小,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叶片厚薄适中,烟叶醇化度高,是烤烟型卷烟的上等原料。种植区位于萨罗横断山脉南段,高黎贡山和怒山绵延于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500米到1900米之间,烟叶的长势尤为茁壮。

1994年,崖渡烟草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烟草带来的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0%。

这两年天气反常,烟叶种植受到很大影响,产量比以往减少很多。尤其今年雨季提前,降雨量也超过往年。

刚刚长成嫩苗的烟叶被雨水浸泡太久,预计到采摘时节可能只剩下一半在地里。烟农急,各级政府更急。南苑市场里大多都是做烟叶批发生意,李孝文和张总来这里就是要听取烟农和商户的反映。

暴雨除了对农田里的烟叶生长带来灾难性后果外,空气湿度增大,对烟叶保管也是灾难,特别是早采早烘烤技术的推广,延长了烟叶在烟农家中保存时间。

李孝文和张总花了不少时间教育和指导烟农妥善保管烤后烟叶,保障秋后的开磅收购和及时交售工作。

调研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李孝文看看材料收集得差不多了,天色已晚,就约了张总坐他的车找个饭馆吃黄焖鸡。

饭馆就开在市场门口,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清香和动物粪便味。本土干部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仿佛这就是世界应有的气味。

饭馆外来往的乡民依然络绎不绝,但以离开的居多。各种家禽被硬塞在竹篾编成的笼子里。巨大的笼子被绑在狭小的自行车后座,一起挤在狭小空间里的鸡鸭鹅扯着脖子不满地嘶吼,力气大的鹅头顶出了笼子的孔洞,细长的脖子吊挂在外边,无力地向下摇摆。

许多村民赶着猪进出市场,母猪是用来宰杀的,公猪和几只幸运的大母猪是用来配种的,那几只趾高气扬的公猪迈着目中无人的步子进场,被带走的时候精疲力竭地被拖上手扶拖拉机。

门口被人群和动物们挡住了视线,他们没留意到桑塔纳车发生的事情。吃完饭,两人坐上车慢悠悠地离开饭馆。

李孝文丝毫没有察觉:他的桑塔纳前后车牌都换成了另一副,那是路霖的车牌。

鼯鼠用螺丝刀吃力地把路霖的车牌拧在李孝文的车前护杠的时候,路霖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来。

他正在密室睡午觉,酒色差不多要把他的身子掏空了,需要更多的睡眠和营养补一补。是哪个愚蠢的下属这时候打电话,还是那几个不懂事的情妇?不管是谁,他准备咆哮一场,穿着拖鞋嘟嘟囔囔地走出来。

“你是路霖局长,不是吗?”传来的女中音很好听,路霖立刻排除了那个胡搅蛮缠情妇打来的可能性。

但这个问句怪怪的。

路霖不知道,在英国留学四年回来的玉温儿说的虽然是汉语,但习惯用英语的句式。

路霖疑惑地回答道:“我是。你是谁?怎么知道这个电话?”

“我肯定你没听说过我,但我父亲见过你。”那边停顿了一会,好像留下时间让他搜索记忆,“在莽城我们家大院子。”

路霖一下子就知道是谁了,敢把自己家称为“大院子”的除了岩糯家还能有谁?

虽然处于毒品交易的中心城市,但路霖尽量不接触这个行业的人。他跟岩糯并不熟悉,那个“大院子”是德泽的公安局长三年前带他去的。

岩糯向他含蓄表露了深入交往的愿望,但这个大人物并没有提出什么需要他帮助的要求,他也就不置可否。临别时他收到一个棕色的“金利来”真皮公文包,里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