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秘影绝杀 > 第一卷 第五十八章:棋子和棋手

第一卷 第五十八章:棋子和棋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八天前,北京。

常轲在大栅栏那条古董街晃了四个小时了,各个店铺里甚至街道上都弥漫着墨香,同类型的小店有几百家。

门口、店面挂满了如雷贯耳的名家字画,有活着的,有死了的。

启功,这个还活着的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作品几乎家家都有。

常轲嘴角带着笑,他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俗得如此肆意张扬的老街。店家多数不是老北京人,但都带着一口京腔、摇着蒲扇,坐在竹板躺椅上,驱赶着夏天的闷热气和讨厌的蚊蝇。

他穿着考究的有点夸张,一套香港eoe&bp;Ama旗舰店买的浅灰色夏季西装,橙白相间的竖纹宽领衬衫,鞋子是Zee浅啡色翻毛小羊皮的限量版,身上散发着Ama香水的清香。戴着复古黑框ucc眼镜,连皮带都是Ama定制扣,但不玩名牌的外行肯定看不懂。

好莱坞有个说法: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当你不知道该穿什么的时候,就穿Ama。

一回到北京,常轲就喜欢慰劳一下自己。他爸爸常说:吃要自己说好才是真好,穿要别人说好才是真好。

他觉得那是生活贫瘠年代的说法。

他长期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回到正常人的世界里,穿得好令自己愉悦,也是对曾经艰苦生活的一种补偿。

他走进一家店,看看墙上挂着的书法,那是在宣纸上刚刚写完的一幅装裱好的启功“作品”。老板坐在店门口板凳上,穿着白背心摇着葵扇子,也不站起来。这个季节的西装客,他一看就知道常轲是个行家,用不着导引。

常轲刚刚想问老板话,一个外地人走进店里,这回老板站起来不情愿地挪步跟进来。常轲就不再说话,把目光重新移到墙上那些字画上。

“老板,把启功这字拿下来给我看看?”外地人用词语序都对,就是缺了京腔的儿化音。声音洪亮,没有老北京那种圆滑悦耳。

那老板慢条斯理把那个写着“静养”的宣纸摘下来,外地人凑到鼻子跟前端详,“老板,这字多少钱?”

常轲和老板都斜睨了一下客人,“三百。”老板无精打采地答道。

“是真迹么?”客人认真问道,常轲差点跟老板一起“扑哧”笑出声。

老板诚实地说道:“这位客人,300块我到哪儿去请老爷子的真迹啊?这是高仿,北京人厚道,不能坑您哪!”

“不过您还真有眼力,”老板是个生意人,看外地人要入套,也不想砸了好好的买卖,“要说高仿,这整一胡同,就咱这仿得出神入化。”

老板边说边从柜台往外走,“您看启功老的这字儿,有回老爷子在助理陪同下亲自来了琉璃厂。你猜咋的?老人家到咱这店里愣没看出来是假的,还问助手:我哪天写这字儿,记得么?”

外地人啧啧称奇,“老板,这样的字你有几幅,我全要了。”

老板愣了一下,不由看了一眼常轲,常轲笑了一下以示鼓励,眼光又转到墙上去。

老板压低声音对客人说,“我这儿有20幅启功的,如果是真迹,一幅三尺的怎么也得两万。您要我打个折,”边说边拿右手比画,“五千。”

客人边从腰包里掏钱边说,“真便宜,那些领导哪会识货?也是送给别的人,更不会怀疑。”

老板边东找西找出二十幅,边问:“您要装裱不?以后您再要我可以给您发EMS?”

客人满载而归地离开小店,老板看了看一沓沓钞票,有点难为情地看着常轲,为常轲刚才没给他穿帮陪了笑脸。

常轲倒是善解人意地笑了一下,“老板,我刚结婚,想挂幅在家里,看着启功的书体,和老婆愉悦!多少钱啊?”

“正常价,二十。”

常轲拿着硬壳卷筒装着的三幅“启功”,走出店门,旁边有个小卖部坐下来,要了两瓶身段婀娜的黑色瓶装可口可乐,蹲在街头,边喝可乐边看着人来人往。

一根烟都没抽完,BB机响起来。常轲打个“面的”赶到建国门外“东来顺”老店,领导开了个小包间,已经把菜都点了。

常轲把画筒小心放在另一个椅子上,坐下来,掰开小盘里的甜蒜吃起来。

领导正在“呼哧呼哧”喝着西红柿鸡蛋做的疙瘩汤,桌子上摆着三瓶小瓶装的二锅头,北京人把它称为@小二@。

常轲皱了下眉头,叫了三瓶燕京啤酒,自顾自对着瓶喝起来。

领导呼哧完,开始涮锅,小圆桌中间摆着小米辣、芝麻酱、花生酱、蚝油、酱油等调料,韭菜花、酱豆腐、虾油、料酒辣椒油等辅料,领导从每个蘸料碗里取一小勺,放在自己的碗里,按顺时针方向搅拌,这样搅拌的调料不散不泻,也表示“东来顺”一顺百顺,半碗传统风味中“辛、辣、卤、糟、鲜”的蘸酱就做出来了。

桌上摆着一盘手切羊肉、一盘肥牛肉片,他熟练地涮起来。

常轲问服务员要一盘机切羊肉片,领导困惑地看着他,说:“放着手切的不吃,吃机切的?那是冰冻的,便宜,不新鲜。”

“跟钱没关系。机切的羊肉薄,而且大小一样,口感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