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第22章
正院里的灯还亮着,秦明景打着监工营造的旗号,堂而皇之搬去了别苑署衙,他从来都是这样任性,犯了错闯了祸,想也不想解决办法,只会躲避逃走。秦栀还未回府,袁氏自然也睡不着,回屋啜了口茶,后脑勺疼的厉害,朱嬷嬷便帮她揉捏太阳穴,宽肩捶背。
却是没想到,宋世衡来了。
前厅丫鬟打了哈欠,听到掀帘声,忙站直了,待袁氏进门,齐齐福身。宋世衡跟着站起来,拱手作揖:“打扰大舅妈歇息了。”袁氏笑:“哪里话,你这孩子跟舅妈倒客气起来,坐下说话。”厅堂里燃着四面落地高脚金狻猊兽形灯,两面紫檀大桌上又都摆着玲珑罩纱宫灯,堂中光线明亮,映得君子如玉,谦谦芝兰,袁氏不动声色打量完宋世衡,愈发觉得这位外甥俊朗无俦,心思和举止上更是有着超越同龄人的老成持重,或许是因为宋吉安的言传身教,宋世衡情绪十分内敛,做事滴水不漏。年纪小时,袁氏觉得他木讷,没有童趣,在宋吉安的调教下连喜好都得藏起来。而今却觉得他是这辈中最稳重,最有出息的一个,就像看到他在一众兄弟姐妹间从容淡定,不管遇到何事都有法子平息的模样,这样的男子才值得依靠和喜欢。
可惜,秦明华对他期望太深。
袁氏敛起心思,笑盈盈望着他:“知道你爱吃青凤髓,便特意叫人做了,尝尝可还合胃口。”
宋世衡脸颊微红,低头望着桌上的茶汤,不是用的建瓯黑盏盛放,而是越州青瓷碗,夜里瞧着很是清爽,他端起来,慢条斯理品着。袁氏微微挑眉,觉得他似乎有些不对劲儿,像吃了酒,颜色逐渐上脸。“大舅妈,我有事想同您商量。”
袁氏会意,朝门口戍守的丫鬟摆摆手:“先出去吧。”厅内便只剩下她们两个。
“是你爹娘有事要转达?”
“不是。“宋世衡嗓音低沉,说着便重新起身来到堂中,他身量高,如此袁氏便得稍稍仰头看他。
“今日宫门前安国公府世子的事我有所耳闻,知道他对这桩亲事并不满意,四妹妹性情高洁,若知对方如此,势必也不愿意勉强。”袁氏点头:“你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知道为弟弟妹妹们分忧,不过这次事关重大,我和你大舅舅想好了,要实在不成,我俩便进宫面圣,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宋世衡颔首:“陛下赐婚,圣恩难辞,总要有合乎情理的理由。”袁氏见他神色笃然,不由问道:“你是想到了好法子?”宋世衡回道:“如果四妹妹早就与人定了亲,这婚便可全身而退。”袁氏眼睛一亮,复又暗淡下来:“主意虽好,但赐婚三日便要入宫谢恩,时间上太仓促,就算想寻人帮忙都没法周全。我娘家兄弟的孩子里的确有些不错的,也必定愿意帮忙,可从沂州一来一往,早就耽误了”“大舅妈,我愿意娶四妹妹为妻。”
宋世衡右手撩起衣袍,跪在堂中,“我的生辰八字在此,若进宫面圣,大舅妈便将这张庚帖呈交陛下,如此便万事大吉。”红色纸上,写着宋世衡的生辰八字,出生籍贯还有其父宋吉安,祖父宋博前的三代信息。
袁氏看着上面的内容,颇为震惊,抬头问道:“你爹娘可知道?”字迹清隽,但不是宋吉安的手笔,更像是宋世衡自己写的。“待生米煮成熟饭,他们会答应的。”
印象中的宋世衡,不曾做过忤逆长辈的事,听话顺从,坦荡担当,现下却难得的硬气,跪在那儿目不斜视,字字清晰。“大舅妈,我若能娶四妹妹为妻,一定会真心待她,敬她护她爱她,不叫别人欺辱她。”
说罢,重重跪在地上,磕头,起身,目光灼灼。袁氏惊到了。
秦栀也吓到了,才靠近廊庑便听见这番话,她怔在原地,许久没有动弹,朱嬷嬷朝她摇了摇头,她上前,却没有急着推门进入,而是偎在朱嬷嬷身旁,等待母亲的回答。
许久,袁氏才开口:“我不能答应。”
秦栀轻吁了声,心放下来。
宋世衡没来得及说话,袁氏便摆手示意他先起身,他只能先站起来,杵在原地。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断没有你自己来拿主意的道理。尤其我们还是亲戚,若因此生出嫌隙,以后还怎么往来?你爹娘对你的管束和教导自来都是最严苛的,若知道你为了四娘擅自自主,恐怕这辈子都会怨恨她,我是不可能让四娘陷入此等境遇的。
你能为四娘思量至此,大舅妈很是感激,但这件事,你爹娘不点头,便决计不可能,你把庚帖收好,我权当没有见过。”宋世衡万般不甘,终是没有争论,垂着头走上前,接过那张红色庚帖。人走后,秦栀才从侧门进来。
“都听到了?"袁氏脸色看起来很是憔悴,撑着额头苦笑着,“有那么一瞬我都想留下庚帖了。”
秦栀走过去,伏坐在袁氏身边,“若真留下,咱们跟姑母一家便是结了仇,此生不能消解。”
秦明华聪明也精明,兴许早就为宋世衡寻觅相看,虽不知她究竞中意哪个,但袁氏听了不少次暗示,秦明华无意与母家联姻,三房中的小娘子她一个者都不要。
“大嫂,不瞒你说,我子嗣单薄,底下只衡哥儿一人,诸多期许都压在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