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狸猫换太子
这场闹剧,以太后被禁足寿安宫宣告结束。
大齐这对至尊至贵的母子,竟险些反目成仇。
委实荒唐。
马车上。
司菀给明净师太倒了盏茶,“这几日,辛苦师太了。”
明净师太医术高超,是遭了她连累,才被拘于寿安宫内,受尽威胁。
“无妨。”
出家人向来通透,明净师太想得开,也不会执拗这些琐事。
她看向司菀。
多日不见,女善信周身萦绕的气运竟呈紫金之色,金凤啼鸣,跃动不休,而坐在一旁的太子,也堪称紫气冲天,隐隐可见龙形。
二者气运交互缠绕,相辅相成,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假使太子能够登上皇位,司菀为后,大齐定会长盛不衰,再也不惧那些鬼蜮伎俩。
“善信,望闻问切是医者必修之道,方才贫僧虽未能给太后诊脉,但观其面色,枯槁之势已然蔓延开来,难以遏制。”
明净师太眉头紧锁。
正常来说,太后命格尊贵,应当安享晚年才是。
怎会遭此等大难,受尽肉身煎熬的苦楚?
“若我没猜错,太后应该用过月懿公主的药。”司菀道。
“善信是说那些丸药?”
饶是水月庵不在京城,位置偏远,明净师太也听说过丸药的恶名。
能让女子气血丰盈,精力充沛。
而副作用却极其可怖。
殷鉴不远,太后为何会上当受骗?
似是猜到了明净师太的想法,司菀解释:
“太后身份特殊,月懿公主纵使献药,也不会将普通的丸药送至寿安宫,她势必重新调配一番,而后撒谎欺瞒太后,说那药没有副作用。
若太后能以平常心面对生老病死,也不会上当。
可人最不能接受的,便是自己日复一日的衰弱。
颓势犹如岌岌可危的堤坝,水流湍急,席卷而至。
初时,只是略微渗漏。
到了后来,却摇摇欲坠,即将垮塌。
这种能清晰感受到的痛楚,令太后失了理智,不再分辨月懿的话是真是假,轻信了她。”
明净师太拨弄着佛珠,不由叹息。
世人痴愚,就连天潢贵胄也不能例外。
苦海行舟,唯有自渡。
只希望太后能尽快清醒,莫要误了国祚。
马车一路前行,先将明净师太送回水月庵,才折返围场行宫。
早在大婚前,太子便差人在行宫修建汤泉,这会儿泡在泉水中,倒是稍稍缓解连日奔波的疲累。
太子环抱住司菀,挽起沾染水汽的丰厚发丝,轻轻啄吻女子娇柔的粉颊,白玉般的耳廓。
“菀菀,都是我没用,未能为你挡住这些风霜刀剑。”
太子嗓音中透着些许黯然。
太后是尊长,更是大齐最尊贵的妇人。
即便知道她心怀不轨,太子一时半会儿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她。
不能直接打杀,也不能置之不理。
进退两难。
因此,在得知皇帝下令,将太后禁足时,太子不由松了口气。
纤细藕臂环住青年的脖颈,司菀依偎在他怀中。
如肆意生长的藤蔓,牢牢附住山岩,一寸寸汲取阳光雨露。
她低声道:“这不是阿衍的错,我能保护好自己。”
缓了好半晌,司菀继续说:
“如今大齐军士在国境处安营扎寨,给月懿公主造成莫大的威胁,她恐惧到了极点,便想利用虎狼药控制太后。
只要将月懿公主在京城的羽翼一根根拔除,也就无法同寿安宫搭上线了。”
“大月留在京城的暗桩,为数不少,想要一网打尽,怕是没那么容易。”太子拧眉。
“其实不难。”司菀笑得格外狡黠。
太子疑惑。
“当初月懿虽被驱离大齐,但有一个人还留在此地。”司菀刻意卖了个关子。
太子:“谁?”
“司清嘉,我那好姐姐做梦都想杀了我,又怎么舍得离开京城?”
司菀松开怀抱,擦了擦额间渗出的细汗,转身趴在汉白玉雕琢而成的石阶上。
晚风吹拂,倒是驱散了那股子热意。
“月懿公主确有可能将暗桩交由司清嘉调遣,但他们隐藏极深。”
“引蛇出洞便是。”
司菀眯了眯眼,月懿公主留下的那枚棋子,也该发挥用处了。
翌日清早,司菀先回到太师府,陪着赵氏用了早膳,吃了些绵软好克化的饭食,省得胃里难受。
而后她又递了牌子,求见赵德妃。
这档口,赵德妃正在练字,听到司菀来了,她手上动作未停,直将辞赋写完,才放下笔。
“菀菀怎么来了?”她问。
宫婢内侍早已退下,殿内仅剩姨甥两人,司菀也没有隐瞒,直截了当道:
“姨母,玉贵人有问题。”
先前玉贵人意图构陷赵德妃,事情败露后,被皇帝打入冷宫,准备等腹中皇子平安降生,再将其逐出宫门。
失了圣宠的玉贵人,再不敢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