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炮台
“这机甲是不是没有电了?”&bp;孟帧启想看看这里面是什么。他慢慢掀开其中一个机器的外壳。
在机甲的核心光芒照亮的瞬间,探险队员们屏住呼吸,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机甲内部的警告灯亮起,意味着他们还需要面对更复杂的系统问题。他认为,以后得深入研究这些机甲的内涵,以期找到更深层次的控制方式。
继续向前走,有一个房间,他们发现了一些迹象,可能是古代居民的生活痕迹。这像是食品加工房。这里储存着各种食物器皿,以及一些基础的生存设备。然而,当他们正准备稍作休整时,一阵刺耳的嘶吼声响起,一只巨大的盗龙出现在窗外。巨大身影的出现,让探险队员们的心跳加速。
简大翎迅速关闭了机甲,将所有人都拉到食品加工房内,利用这里的坚固结构作为临时庇护所。他们紧紧靠在一起,心神紧绷,准备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生物威胁。他们在思考着防御策略。
机甲内部的微光映照在简大翎的脸上,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复杂的数据接口。
邹鹤珍的手指在古老的符号上飞速滑动,她试图破译这些神秘的编码,寻找可能的操控指令。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的眼神从未离开那闪烁的符号。突然,她眼前一亮,似乎捕捉到了某个关键信息,大声叫道:“我找到了,这可能是一种远程操控信号,我们可以试着激活机甲的防御系统。”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是想着这个机器它是会有一些充电接口,和一些通信接口。你看这个粗的接口,附近都是有一些这样横着的符号。这些细的接口,有一些是向上滑动的符号。我猜测这分别是表示充电和通信。”
简大翎闻言,立刻开始按照邹鹤珍的指示操作,机甲的核心区域开始发出低沉的嗡鸣。
简大翎提出利用机甲的机械臂做出动作,分散它的注意力,以便寻找逃脱的机会。
盗龙的吼声越来越近,巨大的身影在窗户外晃动,每一步都似乎在敲击着他们的心弦。廖咫路紧张地盯着分析仪,数据流如洪水般涌入他的大脑,他快速解析着,寻找可以利用的环境条件。“它似乎对光敏感。”他喊道,“我们可以在机甲的灯光下进行干扰,也许能暂时吓退它。”
邹鹤珍的观察始终没有停止,她在寻找盗龙的恐惧源和弱点。
简大翎调整机甲的照明系统,刺眼的光线从机甲的护盾中投射出去,直射向盗龙的眼睛。盗龙被突如其来的强光所惊扰,本能地后退几步,给了探险队员们喘息的时间。他们趁机开启机甲的运动系统,小心翼翼地朝着飞船的一个舱门移动。
然而,他们明白这只是暂时的缓和,盗龙的耐心不会持续太久。邹鹤珍继续翻译那些古老符号,希望能找到更为长久的解决方案。简大翎决定,在保护好机甲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关于这艘飞船的信息。
他们走进舱门,好像触动了某种防御机制。一扇门打开,露出了一架激光炮。炮筒对准了这边。
激光炮台的主体由一层高强度、耐高温的复合材料构成,能够承受发射时产生的极端热量与压力,确保炮台在持续作战中依然稳固如初。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微光闪烁的能量护盾。它能进一步调节激光束的发射轨迹,提高射击精度。
炮台的核心是一组精密的量子激光发生器,这些发生器通过复杂的量子纠缠技术,将能量凝聚成超高速度的激光束。每当系统接收到作战指令,这些发生器便会瞬间激活,释放出耀眼夺目的蓝色光芒,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却又带着致命的威胁。
为了应对飞船内部复杂多变的环境,激光炮台配备了灵活的全方位瞄准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高精度陀螺仪和雷达复合探测器,能够迅速锁定并追踪目标,无论是快速移动的敌人还是隐蔽在角落的威胁,都无法逃脱其锐利的“视线”。
炮台的外围,是一层由高强度合金构成的防护罩,这层防护罩不仅能够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还能在炮台发射激光时,将产生的巨大能量和热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飞船本身造成损害。防护罩的表面布满了细小的散热孔和能量导流槽,这些设计能提高炮台的持续作战能力和稳定性。
在操控方面,激光炮台通过飞船中央指挥系统的直接控制,同时也接受紧急情况下人工操作的指令。操控界面简洁而直观,显示着目标的实时位置、炮台状态以及能量储备等重要信息,确保指挥官能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做出最迅速、最准确的决策。
一束激光打过来,刚开始金属板上出现了一个凹坑。
又一束激光打过来,金属板被击穿了。
简大翎说:“太危险了,我们得躲开。”
他们分别向左向右躲开。
激光炮只是向左向右移动一下,并没有继续发射。
廖咫路说:“看来躲在后面,应该没有检测到我们,暂时不会发射。”
孟帧启说:“我们得绕到这后面去。”
孟帧启动作很快,迅速的跳跃过舱门,然后转到激光炮的后面。虽然不知道上面的按键怎么操作,胡乱按了一通,按下最大的那个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