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44:存储
柏林谷地的聚能场研究中心内,当骧正专注地盯着眼前一块奇特的水晶。这块水晶是地穴族提供的特殊材料,具有独特的能量储存和信息记录特性。在过去几个月中,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材料开发出更先进的存储技术。
“升鳌,你看这个,”当骧兴奋地向同伴展示他的最新发现,“这种晶体在聚能场的能量激活下,能够保持分子结构的稳定。理论上说,储存在其中的信息可以保存数万年而不发生任何损失。”
升鳌放下手中的测量仪器,走过来仔细观察。这几个月来,他们一直在与地穴族的技术专家合作,试图开发出能够长期保存文明成果的存储技术。这个项目是作乾亲自批准的重要研究方向。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确实令人惊叹,”升鳌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晶体内部的结构,“但我们还需要解决信息写入和读取的技术问题。”
“朋友们,我带来了一些好消息,”技术人员届奇微笑着说道,“我们在地下实验室成功测试了新的信息编码技术。现在可以将复杂的文字、图像,甚至声音都记录到晶体中。”
这个消息让当骧和升鳌都兴奋不已。他们立即跟随届奇来到地下实验室,亲眼见证这项革命性技术的演示。
地下实验室是一个宽敞的空间,四周摆放着各种精密的设备。在实验室的中央,有一台复杂的机器,这就是信息记录装置。装置的核心是一个能量聚焦器,能够将聚能场的能量精确地导入存储晶体。
“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能量的精确控制,”届奇一边操作设备一边解释,“我们需要用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来改变晶体内部的分子排列,从而记录信息。”
演示开始了。届奇首先将一块空白的存储晶体放入装置中,然后启动能量系统。随着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声,一道精确控制的能量光束照射到晶体上。
“现在我要记录一段冰族的历史文献,”届奇说着,开始在控制面板上输入信息。在能量光束的作用下,晶体内部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肉眼几乎无法察觉,但精密的监测设备显示出分子结构正在按照预定的模式重组。
几分钟后,记录过程完成。届奇将晶体取出,放入另一台设备中——这是信息读取装置。随着设备的启动,晶体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而控制面板上则清晰地显示出刚才记录的文字内容。
“太神奇了。”当骧惊叹道,“信息完全没有损失。”
“这只是基础应用,”届奇继续说道,“我们还可以记录更复杂的信息。让我给你们演示一下图像记录。”
接下来的演示更加令人震撼。届奇记录了一幅描绘冰族日常生活的画作,当信息被读取时,画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显示屏上,颜色、线条、阴影都完美还原。
“声音记录的效果同样出色,”届奇继续演示,“我们可以记录音乐、语言,甚至环境声音。”
当熟悉的冰族传统歌曲从读取设备中传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这种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它能够完整地保存文明的各个方面。
升鳌急切地问道“这种存储技术能够保存多少信息?”
“理论上说,一块标准大小的存储晶体可以保存相当于数万卷书籍的信息量,”届奇回答,“而且由于分子结构的高度稳定,这些信息可以保存极长的时间。”
这个答案让冰族的技术人员都陷入了深思。如此强大的存储能力意味着他们可以完整地保存整个文明的知识和文化,为后代留下珍贵的遗产。
当天下午,作乾亲自来到实验室视察研究进展。当他看到存储技术的演示后,立即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重大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作乾沉思着说道,“这是我们文明延续的保障。如果将来再次面临危机,这些保存的知识和文化将成为我们重建的基础。”
炳争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我们应该立即开始大规模的文明记录工作,将我们的历史、技术、文化都保存下来。”
经过深入讨论,冰族决定启动一个雄心勃勃的文明记录项目。这个项目将系统地记录冰族的各个方面,创建一个完整的文明档案库。
项目的第一阶段是技术资料的记录。所有的建筑技术、聚能场技术、手工艺技能都被详细记录下来。技术专家们不仅记录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了理论原理和改进建议。
“我们不能只记录怎么做,还要记录为什么这样做,”当骧在指导记录工作时强调,“只有理解了原理,后人才能在我们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历史文献的记录是第二阶段的重点。史官们从古老的口头传说开始,逐一记录冰族的历史。从最早的起源传说,到近期的技术发展,每一个重要事件都被详细记录。
“历史是我们身份的根基,”负责历史记录的长老说道,“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文化艺术的保存同样重要。音乐家们演奏传统乐曲,艺术家们创作代表性作品,工匠们展示传统技艺,所有这些都被完整地记录在存储晶体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负责文化保存的专家说道,“技术可以重新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