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易凝婴
风若雪小嘴张得老大,看着余远途狼狈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怎么也没想到,宗老会当日发布的消息,真实含义竟然是这样,大家都理解错了。
就连一向沉静淡雅的澹台雪袂,脸上的惊讶表情都持续了十几秒。
毕竟当初古长青第九次凝婴失败后,立刻就被废除了第一代大师兄的地位,紧接着知剑峰又被阵法封山,换做谁都会以为古长青是被幽禁起来了,根本不会想到还有其他的意思。
几位阁老都紧紧盯着古长青。在阁老们心中,经历了九次凝婴失败的古长青,肯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去自信,甚至变得自我颓废。毕竟无缘元婴期,就意味着与真正的修仙大道失之交臂,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天才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然而,他们在古长青身上,却丝毫看不到颓废和丧失自信的迹象。
古长青不仅没有丝毫颓废之感,眉宇间还隐隐透着自信,眼神顾盼间神采飞扬。他那魁梧的身躯,似乎还隐隐散发着让人胆寒的力量。
特别是他背上那把巨大又粗糙的剑胚,太引人注目了,想不注意都难。
当然,如果阁老们知道这把粗糙的剑胚重达万斤,估计眼珠子都得瞪出来。
乔忡打着哈哈,皮笑肉不笑地说:“古长青师侄出山了,修为也恢复到了结丹初期,真是可喜可贺。不过,我从古长青师侄身上感受到了武修的气息,再加上师侄背着这么一块又巨大又粗糙,还没有丝毫灵性的剑胚,莫非师侄打算走武修的路子?既然凝婴不成,选择武修之道,倒也不错。”
古长青躬了躬身,说道:“有劳阁老挂怀。”
乔忡勉励了几句,古长青也随便应付着。
乔忡的两大弟子何太虚和阴九重与古长青关系不怎么好,所以古长青对乔忡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对于掌教风太冲和其他几位阁老,生性洒脱不羁的古长青还是很尊重的。
余远途办事效率很高,没过多久,不仅落雁峰观望台上的宗门弟子,就连那些没来观望台的宗门门人,都知道了宗老会当初发布的关于古长青知剑峰阵法封山消息的真正含义。
山门值勤的四个第三代弟子和那个记事堂长老,被训了一顿后,面面相觑。
大家寒暄了一会儿,没多久,众人就感觉到天地间的灵气开始不安分地涌动起来。就连各自体内的灵力,似乎也受到某种力量的吸引,想要离体而出。大家赶忙各自运起心法,才让体内的灵力安稳下来。
引起天地灵气变化的,正是盘坐在莲花台上的李易。他已经开始释放灵力,刺激体内的金丹,并与天地灵气进行沟通,吸引更多的灵气入体,直到在天地灵气和体内金丹之间建立起桥梁般的联系,最终使金丹膨胀到极限,从而破碎成婴。
金丹破碎这一步相对简单,只要不断吸纳天地灵气就行,就像给气球充气,充到一定程度气球就会爆破。但要让破碎的金丹灵气不逸散,并最终引导天地灵气在体内凝成元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此时大家感受到的灵气波动,仅仅只是个前奏。到后面,天象的异变可不只是感觉上的,肉眼都能清晰看到天地灵气的实质性变化。
李易确实是个天才。别人凝婴时,往往要花很长时间与天地灵气沟通,而他,在短短时间内就引动了周围百里的灵气。灵气旋涡的汇集也出奇地顺利和庞大。
莲花峰上,自灵气旋涡形成后,没过一会儿,在百余丈的高空中,就出现了无数肉眼可见的点点灵光。这些灵光五颜六色,忽明忽暗,时而像璀璨的珍珠,时而又像暗夜中的萤火。但这些点点灵光,每一个都蕴含着极其精纯的天地灵气,把整片虚空点缀得绚丽夺目。
以莲花峰为中心,点点灵光不断亮起,忽明忽暗。慢慢地,更多的灵光向外延展,从附近的虚空,扩展到十里、几十里,最后连绵百里,都是闪烁的点点灵光,仿佛无穷无尽。
此时,漫天的灵气汇集,不仅让元婴期以下的修士感受到一股天地间的威压,就连元婴期以上的修士,也觉得十分难受,有种喘不过气来、体内真元松动的感觉,大家都惊恐不已。
“看来贵宗的李易,果然天赋异禀,凝婴引发的天象竟然有如此大的异变,汇集的天地灵光又如此精纯,结婴的可能性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了。”&bp;一位外来修士向风太冲赞叹道。
风太冲捋着胡须,面带微笑,脸上满是光彩。
古长青默默地感受着天地灵气的变化,心中也对李易钦佩不已。
要知道,古长青已经经历了九次凝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天地灵气的波动规律和灵气的纯度。
但他发现,自己以往任何一次凝婴,所引发的天地灵气的精纯度,都比不上李易这次,甚至虚空中连成一片的璀璨灵光,范围也没有这么广,更没有这么鲜艳夺目。
在众人的赞叹、钦佩、羡慕和嫉妒声中,李易显然已经成功碎丹。莲花台上空的灵气旋涡开始急速旋转,吸收着百里虚空上汇集的朵朵灵光,逐渐凝聚成实体般的灵气光柱。
就像古长青凝婴时的情景一样,漫天的灵光最终被灵气旋涡吸收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