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桃花镇之说
方展立刻领会了卓越的眼神:
“你放心,这个包间的服务员都是特定的,其他包间的服务员是不能来这里的,这个包间的服务员也不去其他包间,如果这个包间没有人用餐的话,他们是可以休息的。所以这里是安全的。”方展看出来卓越的紧张和担心。
“抱歉啊,既然选择了相信你就不应该怀疑。但是我来你这里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否则你这个项目肯定做不安稳。我这次回来是请了两个月的假,做了两个打算,如果能够找到让我放心收养我侄儿的人,项目就给他,我回到部队继续服役。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就只能选择退役接手哥哥的公司,继续他的事业。”
“你的意思是你相信我?为什么?”
“当然,就这身迷彩就是信任。”方展起身与卓越拥抱。
“好。就这份信任,这个项目我接了,咱们的侄儿我养了。”
“如果说还需要其他的证明,那就是她了,她也是我的信任。”卓越一把拉过于硕:“虽然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她,但是人品我绝对的相信。”
“好,现在咱们先吃饭,下午研究项目。”
“好”
第二天,方展带着他的团队去了桃花镇。
昨天,方展让孙广智从他家公司找一个靠得住的人来帮助自己,毕竟是在桃花镇而不是A市。桃花镇不算远,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为了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卓越没有去路口接,而是在桃花镇最好的餐厅“桃园楼”约了包间。
桃花镇是距离A市最近的城镇,也是最大的、最繁华的镇,更是相对其他镇最富裕的镇。究其原因还是从它名字的由来开始,就连于硕家的桃花村,都比周边的一些城镇子要好很多。
桃花村和桃花镇顾名思义,都和桃花有关,名字都是因桃子而改的,村民的生活也是因桃子而改变的。
听老人们讲:早些年间,这个桃花镇不是这个名字,叫桃花镇是因为有个桃花村而得以此名的。据说很早以前,桃花村也不叫桃花村。那里穷乡僻壤,地瘠民贫的,村里也没有几户人家。
突然,有一天,村里来了一户人家,他们赶着一辆马车拉着家眷和一些家什来到这里。也许是为了能够在这里安家落户吧,就把自己带过来桃子给每一户人家都分了一些。有的村民还是第一次吃桃子,甚至有的人家从来没有见过桃子,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桃子,觉得很好吃,一个村民很有想法地随口问了一句:
“这个桃核可不可以像高粱、玉米、麦子一样种呢?”
“应该可以吧?我们也没有种过,既然是种子就种着看呗。兴许真的能长出桃树苗雨不一定呢。长出来更好,长不出来也没有损失呀。”新来的那户人家的男主人和蔼地回答。
大家听说桃核能种,能长出桃树,然后结出桃子,大家都相信了。就把吃过的桃核种到了自家的院子,本来就是无意之举,没想到桃核还真长出了桃树苗,桃树苗渐渐长大,夏天到了,长大的桃树形成了树荫。农闲的时候大人们会在自家的桃树下洗衣服、摘菜、纳凉,孩子们就在树下玩弹泥球、跳格子。
时间久了,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树下聊天、那鞋底、嗑瓜子,似乎忘了这是什么树。几年后桃树开花了,大家这才想起来自己种的是桃树。桃子和当年那户人家给的桃子一模一样的,满树的桃子就像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因为当年吃的桃核都埋在了小院里,有的人家只长出一棵树,有的人家长出两棵,还有的人家有四五棵,当然也有的人家一棵也没有。
第一年开花的桃树结的桃子不多,有的树还生了虫子,村民们也学着给地里打药的样子给桃树打药,渐渐地学会了种桃子。再后来种桃树的人家多了,结的桃子也多了,为了能够赚些银两,村民们把吃不完的桃子拿到镇上的集市上去卖。那个集市也就因为桃子火了,这个镇也因为桃子就成了现在的桃花镇。
当然这里的桃子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又大又甜。每一个来这里旅游的人,都觉得这里的桃子比他们吃过的所有桃子都好吃。所以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临走的时候都会买上一些带回去,这里的人也就逐渐的富足了一些。还有一些有头脑的人看到了商机,来到这里住几天就不走了,在这里盖了房,结了婚生了孩子,然后桃花村也就越来越大,大到了桃花镇。
也许是那个带桃子过来的人心地善良的缘故吧,把这份善良的种子连同桃子一起种到了这里吧,所以这里的人们真的都很善良。他们的心就像桃子一样,甜甜的。他们的善良也延续了好多年,他们见到有困难的人会帮助,见到受伤的人会救助,看见无助的人也会资助。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的人逐渐的有了**,有了不满足。然后就有了争斗,有了争霸。乐于助人的人越来越少了或者不见了,见到有困难的人愿意帮助的人不见了,看见无助的人没有人资助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与人之间的眼里都是贪欲、敌意、嫉妒和仇视,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很多人开始占地盘、拉关系,哪怕摆个地摊儿也分毫不让。
因为各家各户都有了自己的桃园,所以每一户人家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