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味增
第57章赤味增
修学旅行结束,高一的第二学期已经过半,南见月觉得最近的课程都十分无聊。
恰好十一月进入了年终清算,拓一郎打算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巡店。征求了南见月和由纪子的意见之后,他干脆打电话给南见月的老师,给她请下来了两周的假期。
佐藤老师先是惊讶,然后是无奈。但架不住拓一郎和南见月的一再恳求,还是给签了假条,条件是南见月的学业成绩要比上一学期只进不退。顺利拿到假条,他们就愉快地踏上了巡店之行。南家在全国的门店很多,这次为期两周的巡店之旅时间紧迫,想要全部去时不可能的,于是拓一郎就带着南见月研究了一晚上。参考的门店资料和营收数据像是雪花一样堆在拓一郎书房的地板上,南见月挑了其中十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门店。
行程计划表满满当当一一
即刻出发。
坐落在北海道渔场旁边的海鲜坊,食材从捕捞到送上餐桌最快只要半个小时,只需要简单地调味就能凸显来自大海馈赠的鲜味。拓一郎在码头坐了一早上,终于钓到了一条肥美又新鲜的青花鱼,为自己心心念念的青花鱼刺身正了名,虽然南见月还是对此敬谢不敏。在秋田县的深山里藏着的地鸡农场遇到了很有意思的农场负责人,一手抓鸡技艺和他独特的鸡肉火锅烹饪技巧一样夺人眼球。特色的比内土鸡不愧于抓捕时耗费的心力,因为脂肪含量较少,肉质极具弹性的同时又十分鲜美,让南见月满足地吃了三碗饭。继续往南走就到了山形县,这里有一家闻名多年的芋煮店,芋艿细腻绵软,牛肉本身的香气在酱油的衬托下更加突出,吸收了多种食材滋味的菌菇脆嫩鲜美。
最后的汤汁也不会浪费,厨师会放入咖喱和乌冬面进行收尾,温暖又满足。可惜来的时机不算巧妙,要是提前几个月还能赶上全国第一的芋煮会,据说场面非常盛大。
到了位于关东地区和近畿地区中间的爱知县。去的虽然是南家的连锁餐饮,但也适应本地的口味在许多菜品上做出了调整。比如把普通的味噌换成了本地产的赤味增,风味更加浓厚。虽然由纪子因为口味偏清淡有些吃不惯,但南见月和拓一郎都非常喜欢,南见月还打算买下一些带回去。
想起这里是某人的故乡,南见月又多买了些。紧赶慢赶,到了本州岛的最西端,在面向日本海的鸟取县尝到了被誉为“秋冬味觉之王"的松叶蟹。
螃蟹火锅、味噌螃蟹和烧烤螃蟹都是让人难以忘记的美食。两周时间很快又过去了。
巡店行程十分忙碌,每天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店里或者是酒店,但南见月却觉得很放松。
虽然每逛完一个地方都要写日志……
南见月曾经对此表示抗议,表示这和春游之后学校强制要求写游记没有区别,但拓一郎摸了摸胡子很是伤感地说什么他们年纪大了,很想多给南见月留下些珍贵的东西之类的话。
然后遭到了一向温柔的由纪子的头锤制裁。最后就是每天的日志都是由三个人一起完成。拓一郎想要把自己好不容易钓到的青花鱼尾鳍晒干了粘上去,南见月和由纪子立刻合上日志本,严词拒绝。
虽然拒绝,但最后南见月还是买了个相框让他裱了起来带回去。毕竟这条鱼也算是见证了南见月和祖父母的第一次旅行。不过她坚信,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更多次。巡店结束,南见月也回到了学校上课。
请了许久的假,突然恢复上学时的生活还有些不习惯。回校的第一天,南见月拎着沉甸甸的伴手礼去了学校。其中一半是由纪子给准备的带给全班同学的小甜点。其他的是南见月带给朋友们的礼物。
给桃濑雪菜的是她在冲绳买的手绘陶瓷杯,海岛的泥土带着海风和阳光的味道,烧制出来的器具都带着一种特别的自然魅力。东小路和溪山她们则是在同一家店购买的琉璃手串,款式不一,晶莹的蓝色琉璃中混入的点点银箔在微弱的灯下也能发着光。像是她离开那里时在夜色中看见的,倒映灯火和星光的大海。
给宫侑宫治的礼物都是小狐狸木雕,是南见月在当地遇见了一个卖木雕的老爷爷,她在纸上画的草图,老爷爷现场雕刻出来的。老爷爷的手艺很好,两只狐狸很相似,只是简单的线条,却勾勒出了不同的情态。
甚至知道南见月是准备送给一对双胞胎之后还沉吟半响,在小狐狸的背后分别刻上了两人的名字。
南见月好奇询问之下,老爷爷无奈地告诉她,自己也有一对双胞胎孙子。毕竞双胞胎很难不喜欢对方所喜欢的,所以一开始就要做好所有权的划分,虽然这样也不能完全避免争抢的发生。北信介的礼物是在京都买的焙茶,他收下道谢之后,邀请南见月下次来自己家里试试看他的茶道技艺是否有进步。
南见月欣然答应,并约下了时间。
毕竟到给北奶奶的伴手礼,她想要亲自送去,如果能再蹭上一顿北奶奶做的杂煮就更完美了。
角名的礼物除了甜点心之外,还有两大盒南见月从爱知带回来的赤味增。他拿到赤味增的时候呆了呆。
刚来稻荷崎的时候,他曾经对关西地区普遍使用的白味增感到非常的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