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祈求
第46章第四十六章祈求
萧伟脑子转得快,他觉得不能就这么便宜萧家了。现在不管送信还是不送,萧家都占便宜。
而李翠花有点怕事,“可是……
她最多也就传传闲话,这种事真没干过。
萧伟安慰道:“娘,你放心好了,犯错的又不是咱们。”听儿子这么说,李翠花点点头,心也放到了肚子里。她道:“回去别跟你哥他们说,不然说漏嘴了。”
刚刚还在还怕,现在李翠花已经想好咋传话了,以前不也没啥事儿就去村口大树下坐着吗,她就说,萧家日子这么好,没准儿家里有人寄钱,兴许就是萧寻!
要是有人说萧寻死了,衣冠冢都立了,李翠花就说,立的是衣冠冢又没见尸体。甭管信不信,消息传出去就行。
再等两个月,村里人忘了消息是从谁这儿传出去的,她就说萧寻真没死,前些日子还去送信来着,萧寻真没死。
再说说当初随礼的事儿,一说肯定有人去闹。现在就让萧家再过几天好日子,以后就等着蹲大牢去吧。
李翠花心里有些得意,很快她脸又垮了下来,“那信咋办?信里还有五两银票呢,我给收起来了,你可别和你二哥大嫂他们说。”小儿子最有本事,也机灵,李翠花也最偏心他。萧伟笑了一下,他道:“信先留着,万一以后有用呢,钱先给娘买两身好衣裳!娘也不必羡慕萧家,那些东西咱们家早晚会有的。我这也赚钱,到时候咱们也去县城买宅子!”
李翠花听得高兴,当即把银票给了萧伟,“钱你拿着,你说萧寻都知道往家寄钱,你大哥咋就不知道呢。好几个月了,一点音信都没有……这个萧伟就不知道了,他把银票揣好,冲着李翠花笑了笑,萧寻都没事,兴许大哥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五两银子可不少,别是萧寻立了功,应该不会,从军的那么多,谁都能立功一样。
这事儿俩人说干就干,传闲话的事儿就交给了李翠花,先在萧家村说,然后去县城说。
县城里她就在萧家附近说了几句,说完她还特意去了南街,和于婶儿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你听说没,萧寻没死。”于婶儿懒得理她,还有客人,她一边给客人装饼,抽空搭了句话,“咋,你又亲眼看见了?”
李翠花道:“不然萧家没个男人,日子咋能那么好。”于婶儿白了她一眼,皱着眉道:“好不好关你啥事,咸吃萝卜操心。”要是以往,李翠花肯定和她吵吵起来,但今儿哼哼一笑,“你这饼咋卖的,闻着怪香的。”
于婶儿不乐意做李翠花的生意,可有钱不赚是傻子,“八文一斤,你要不?”
李翠花道:“来半斤。”
大虎在一旁怕李翠花不给钱,“你得先给钱。”李翠花一边翻钱一边嘀咕道:“又不是没钱。”她掏了四文钱,于婶儿才给装了半斤,称完李翠花不满意,“半斤就这么点儿?″
于婶儿道:“这是饼,肯定压秤。”
李翠花想要伸手抓,于婶儿吓了一跳,无奈又给添了两块,“行了行了,你快走吧。”
真是晦气。
李翠花转悠着走了,等着吧,她这可不是没送信,消息也告诉了,是他们自己不信。
于婶儿的确不信,闹啥笑话,当初孙氏和萧大石人成啥样了,还好意思拿逝去的人说笑,还是人吗。
大
今儿是萧家铺子开业的第六天,现在每天中午能有二十几桌客人,晚上十几桌,一日下来流水能有六千文。
开业第一天流水近五千文,如今流水多却不是赚得多,二十因为铺子上了烧酒。
这几日天气不错,晚上客人愿意出来喝点酒吃点菜。流水包含了酒水,就显着多了,每日赚得二两银子左右,可见食肆酒水卖得好。
林秋然对铺子现状很满意,史掌柜年纪大经验足,做事细致,每日都会记账。陆凡机灵懂眼色,林秋然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刘大娘按时过来,也没有说头几日好好干,后面几日凑合糊弄。
婉娘切菜也是越来越熟练,徐大娘过来也只在屋子里不出去,孩子偶尔哭闹,但只要不是喂奶,婉娘就没管过,从不借着孩子偷懒。林秋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很好了。
中午生意不错,但下午天边堆了几片乌云,眼瞅天越来越黑,林秋然看要下雨,就少准备了一些菜,果不其然才过申时,雷声就来了,紧接着雨也哗啦啦地落下。
萧大石去关窗户,雨水顺着屋檐连成了雨幕,寒风从门窗吹进来,他把窗户关上,风又顺着门往里面灌,没到做生意的时辰,他就把门也关上了。还是有铺子好,要是摆摊下雨,就得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然后往家里赶。现在好,菜啥的少弄点就行,能干活,还轻巧。就算下大了,还能住在铺子里。
铺子是有屋子的,里面也有床褥,小是小点,但该有的东西都有。白日徐大娘带孩子,中午就林秋然在这儿午睡。
要是晚上雨还大懒得回家了,林秋然还睡屋里,萧大石和孙氏可以找被褥,在大堂将就一晚,也就一个晚上,没啥。今儿这雨下得不小,估摸着晚上生意用不着太多人,陆凡就请了半日假,但史掌柜没请,越是生意不好越是轻巧,在这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