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生态圈
国际贸易市场是什么?
是西方起源,一脉发展壮大的工商业生产方式,文化,社会生产关系。
是一个生发来的活物,各个身体器官各司其职,工业,卖矿,大农业,运输,军事,金融。
西方是一体的吗?西方又不是一个国家!
但西方又是一体的,不断的争斗,淘汰,妥协,各司其职,各自拥有了自己的社会位置。
随着苏联倒塌,西方这种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的进程,走到了巅峰。
然后开始尝试融合非西方化的国家进入全球分工协作的大市场。
南亚四小龙,四小虎,开始承接西方淘汰产能。
我们做出了反映,拥抱服务意识,把自己调整成了西方需要的模样。
借助世界的资源,技术,开始加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我的书里提过,这是开始了,就不能停的路,停了,慢了社会内部都会出大事。
借助社会转型提供的人力资源,我们在工业生产这一块,杀了出来。
导致什么后果?原来的工业生产国需要让出位置,被淘汰了,被杀死了。
温铁军温老说农村的时候,说农村是一个生态,百业兴旺,互相依托。
若果激进的专业化,那后果是只能活几个行业,几个活下来的行业可以吸收多少人口?如果是河南腹地那样的平原,改机械化农业,一个村子的土地也就活十几个农民把?
有的地区改水果,蔬菜,也不可能容纳原有的一半人口。专业化,资本加密,规模化农业就是这个趋势。
那我问那些被淘汰的人都去哪里了?都被工业吸收了。
那我再问被打败杀死的工业国,那些人该去哪里?
河南的农业被海外规模化农业打的溃不成军。
小城市的落后的工业被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进工业淘汰,破产。
资源型城市,资源匮乏后彻底衰落。
各种各样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被粉碎后,那些需要吃饭的人,又被原生态抛弃的人该何去何从?
进入了工业,工业吸收一切人口。(在外向型经济,确立沿海大工业城市后,远距离的规模化农业,果蔬业,也因为空间上的距离布局,成本贼高。正常该小工业城市带动周边农牧果蔬渔林旅百业兴旺的,也可以反过来拉低工业人口生活成本。但我们迫于形式走极端,一定程度短期提高了工业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也提高了未来成本,全看外向型经济能不能持久。)
但工业要被杀死了,怎么办?不,不,不工业不能死,给补助,给贷款,赔钱,也要运行下去。所有的农业,矿业,服务业,给工业输血,补助。
对,我说的就是欧盟。
当工业挣钱的时候,有钱,工业可以反哺百业,让人民安居乐业。
当工业衰落,也会用百业的血供养工业。欧洲去工业化?那起码丧失一半工作岗位,怎么可以忍受?就是赌上一切,也要挺下去,死中求活。
当然在全球贸易市场中处于,农业位置,矿业位置的国家不受影响。南美本来就是农业,矿业生态位,工业生态位换人?和我有什么关系?就是继续不同生态位置的利益集团不同诉求,世界才会复杂。
对不受影响的生态位来说,工业生态位换人,说明工业品更加廉价,具有性价比了,生活会更好。
对受影响的,可能会被换掉的生态位来说是生死存亡之危。
一句话降本增效,大家竞争就完了,德国就是西方出名的工业国,我们该问一句,你为什么不怕?他说因为不惧。
一个生态位置上的生物被淘汰,有新的物种顶替它,不会出问题。
一个生态位置上的生物被淘汰,没有新物种顶替它的位置,会出现连锁反应,整个生态环境大洗牌。
欧洲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工业是生态圈生存的顶梁柱,为了生态圈不垮,那么就不能允许工业垮台!
美国呢?美国不是完整的生态圈,美国是生态圈的核心,美国亡了,有新的核心顶替它的位置,它的部分构成组件,也会无缝切换到新的生态圈中,拥有新的生态位。但被顶替的,在新的生态圈找不到自己位置的部分怎么办?去死?
美国的农业,矿业,恐怕什么都不担心,一部分先进工业暂时不担心,但部分工业,军工,金融,随着空间缩减,体量必然骤减的领域,会温和的走入良夜?
先发优势,隔代剥削,生态压制,武力压制,当然都是非常恐怖的压制。
但随着相对优势,撕开口子,陷入消耗战,开始比较优劣,自然就会开始同平台,相对公平的内卷,竞争,重新定位各自的生态位。
在最后总结一下,西方是先天的,自然而然,一步步淘汰,最终确立了,各个国家行业的生态位。
但随着生态圈的扩张,容纳,吸收,改造其他生态圈,两个生态圈的碰撞,融合,都需要随着斗争,内卷,去确立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
大部分人的社会性,在我的语境中作为人的社会性是不可能完整的。
注定被时代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