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 第230章 朱英:终于走认祖归宗第一步了

第230章 朱英:终于走认祖归宗第一步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刑部大堂。

堂下,堂官早已按品阶整齐列队。

从左侍郎到各司主事,全部到齐。

今日是新尚书莅任的日子,这位十四岁便居正二品的朱英,虽因郭桓案立下大功,可在满朝老臣眼里,终究是个“毛头小子”。

他们心底都打着算盘:这年轻尚书若是上来就大刀阔斧地改规矩,往后刑部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就在这时,脚步声传来。

众人齐齐抬眼,只见朱英身着一袭崭新的大红官袍,缓步走了进来。

他未戴官帽,乌发用玉簪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间虽带着少年人的清俊,可步伐从容,目光扫过堂下时,竟无半分怯意,反倒有股与年龄不符的威严。

“属下等,恭迎尚书大人!”

待朱英走到公案前站定,堂下众人齐齐躬身。

朱英抬手:“诸位大人免礼。”

待众人直起身,他才缓缓开口,目光逐一掠过:“本官初掌刑部,于各司权责、刑狱旧例,尚有许多不熟之处。此前刑部运转有序,诸位大人各司其职,劳苦功高。往后一段时日,一应章程暂且照旧,不必因本官到来而贸然更改。”

这话一出,堂内瞬间松了口气。

左侍郎周墨悄悄舒了口气,他原本还担心朱英年轻气盛,上来就要推翻旧制,如今看来,倒是个懂分寸的。

右侍郎李先也暗自点头,眼中闪过冷意,与几个主事偷偷交换了个眼神。

朱英微微一笑,话锋却陡然一转:“不过,刑狱之事,需得有敢担责、敢较真之人。本府已向太子殿下请旨,调了一人来刑部任主事,协助打理刑案核查之事。”

他话音刚落,堂下众人皆是一愣。

朱英朝门外喊了一声:“铁铉,进来吧。”

铁铉从外走了进来,身材瘦削,面容清瘫,眉宇间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这位是铁铉,”朱英介绍道,“此前任礼科给事中,诸位中,想来有不少人认识他。”

右侍郎李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他去年就是被铁铉弹劾“监管不力”,才在太子面前落了面子。

还有几个曾因徇私被铁铉参过的官员,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眼底满是警惕:这铁铉是出了名的硬茬,如今来了刑部,岂不是要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朱英将这些人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摆了摆手:“时辰不早了,诸位大人忙去吧。铁铉,你随我来,熟悉一下近期的刑案卷宗。”

刑部尚书官廨。

朱英指尖捏着一卷公文。

这是浙江清吏司送来的苏松府贪腐案卷,封内里的批注却只潦草写了“酌情处置”四字,连涉案粮米的核对清单、证人供词的摘录都没附全,明摆着是故意留白,等着看他这个新尚书出丑。

“大人你看这本。”铁铉将另一卷公文推过来,“应天府的斗殴致死案,按例该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会签记录,可这里只盖了顺天府尹的印,明显是漏了流程。他们就是算准你刚上任,不熟悉卷宗体例,想让你在批驳时出错。”

朱英将案卷重重拍在案上,冷声道:“这群人倒是会挑时候,知道我初来乍到,就敢用这种不上心的案卷来搪塞。真当我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大人息怒。”铁铉凑近了些,“眼下咱们刚接手,各司的人脉、旧例还没摸清,若是此刻发作,反倒落了“新官骄躁’的话柄。不如先忍着,我这几日去各司走动,把那些故意使绊子的人摸清楚,届时再一并清算,也让他们心服口服。”

朱英眼底的冷意稍缓:“你说得对,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这火得烧在点子上,不能急。”两人相视一笑,正待继续翻看案卷

“陛下驾到!”太监的宣声传来。

朱英一惊,猛地站起身,带着铁铉连忙出门。

刑部的堂官们也都慌慌张张地从各自衙署跑来,列队站在堂中。

不多时,朱元璋大步进来。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英领着众人齐齐跪拜。

“都起来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咱就是来看看朱英。”朱元璋抬手。

这话一出,堂官们惊得心头一跳。

陛下放着监国的太子不管,放着六部其他衙门不问,专门来刑部看一个十四岁的尚书?

朱元璋没理会众人的惊愕,径直走到朱英面前:“朱英啊,你年纪小,坐刑部尚书这个位置,朝堂上不少人暗地里嚼舌根,咱知道。”

朱英躬身,语气恭敬:“臣谢陛下信任,定不辱使命。”

“咱今天来,就是给你说句实在话。”朱元璋沉声道,“你不用怕那些老油条给你使绊子,也不用顾忌谁的脸面。查郭桓案,你敢把六部的贪腐官员一个个揪出来,那股子果决劲儿,咱看着痛快!如今管刑部,就还按那时候的法子来。有冤的申冤,有贪的查贪,天塌下来,有咱给你撑着!”

堂官们暗暗心惊。

陛下这是当众给朱英撑腰!

朱英竟如此深得陛下信任,看来,传说没错,朱英怕就是皇长孙。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祭灶神。

靠近年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