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朱雄英:害死我娘的就是她
文华殿。
张玉站在阶梯下,一身玄铁盔甲还没来得及卸下。
他刚押着一批重伤的弟兄从漠北赶回,奉燕王命来向太子禀报前线情况。
阶旁的侍卫按着腰间长刀,目光落在他身上时带着几分敬意。
谁都知道,这位跟着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的将领,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硬汉。
张玉没敢四处张望,只垂着眼盯着身前的石阶,脑子里还在过着要跟太子殿下汇报的话。
“张将军。”
太监王景弘正迈着小步过来,脸上带着宫中人惯有的温和笑意,“咱家奉太子殿下之命,来引将军上殿。殿下这几日都在殿里批奏折到深夜,最挂心的就是漠北的战事,将军有话,只管如实说便是。”张玉点点头,跟着王景弘踏上丹墀。
文华殿内并不奢华,正中的案几上堆着高高的奏折,太子朱标坐在案后。
“末将张玉,奉燕王殿下之命护送伤员还京,叩见太子殿下。”张玉大步走到殿中,跪下参拜。“起来吧。”朱标抬了抬手,“前线战事如何了?元廷残部是不是还在捕鱼儿海一带?”
张玉起身,垂手立在一旁:“回殿下,元主力已被我军围困在捕鱼儿海西侧的草原上。燕王殿下与蓝玉将军商议,等国舅爷率领的玄甲骑从东侧迂回过来会合后,便发起总攻,届时定能将这股残元势力全歼,永绝后患。”
朱标缓缓点头,眉头微微蹙起:“孤听说,老四又亲自冲锋了?你们这些做属下的,就不会拦着他?”这话里带着明显的责备,却更多的是关切。
张玉听着,头垂得更低:“臣等劝过的。先前攻打元兵的先锋营时,燕王殿下说要亲自去查探地形,臣与丘福将军都想替他去,可殿下却说“我朱家儿郎守国门,岂能躲在将士身后?’,说罢便提枪冲了上去,臣等策马追都追不上。”
朱标听得脸色更沉,又追问:“他可有受伤?”
张玉下意识地摇头:“没有!燕王殿下勇猛,元兵近不了他的身。”
“张玉!”朱标眼神锐利,“你跟着老四多少年了?从北平到漠北,你那点心思,孤还看不出来?是不是受伤了,他不让你说?”
张玉身子一僵,知道瞒不过太子。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单膝跪地,一脸无奈:“殿下明鉴。燕王殿下在一次冲锋中,腿上被元兵的马刀划了一道口子,深及皮肉。军医说要静养几日,可殿下只让裹了层纱布,第二天见元兵反扑,又带着亲兵冲了上去,结果肩膀上又中了一箭。万幸那箭簇擦着肩胛骨过去,没伤及筋骨。”
“军医可仔细看过了?”朱标猛地站起身。
“殿下放心,”张玉连忙答道,“国舅爷临走前,给军中留了些特制的药膏,说是能止血生肌、防感染。燕王殿下敷了之后,伤口愈合得快,末将离营时,殿下已经能正常策马了,只是还不能太过用力。”朱标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转身走回案前:“这个老四,给孤的信里,通篇只说战事顺利,半个字都没提受伤的事。他以为瞒得住,孤就知道他定是又在前线逞能了。”
“殿下,燕王素来如此。他总说,战场之上,将帅若是先露了怯,底下的兵卒如何敢拼命?他是朱家人,自然要冲在最前头,好让将士们知道,大明的江山,朱家人自己先拼命守。”朱英笑道。朱标听着,无奈地叹了口气,又看向张玉:“那国舅呢?他怎么样了?”
提到马天,张玉面色微变,沉思了下道:
“国舅爷先前带着一万玄甲骑先赶赴捕鱼儿海,却不慎中了元兵的埋伏。国舅爷为了让玄甲骑突围,亲自引开追兵,之后便没了消息。”
“末将离营的前一天傍晚,才有人来报,说国舅爷已经回营,身上受了些轻伤。”
“什么?”朱标猛地一拍案几,“孤收到的谍报里,只说玄甲骑顺利突围,怎么半个字都没提国舅失联的事?”
张玉吓得连忙低头:“臣也不知道。”
朱标重重地叹了口气,满是担忧:“一个两个的,都不让人省心。”
他沉默了片刻,摆了摆手:“你一路奔波也累了,先下去歇息吧。伤员的安置,孤已经让人安排好了,你去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再跟孤说。”
张玉踏出皇宫大门,没敢多耽搁,急急赶往燕王府。
马蹄踏过青石长街,街上行人见他一身染了战尘的盔甲,纷纷侧身避让,眼神里带着敬畏。不多时,到了燕王府。
守门的侍卫见是他,连忙上前牵住马缰,语气恭敬:“张将军回来了!王妃一早还问起你呢,快请。”张玉把缰绳递给侍卫,整了整盔甲上歪斜的系带,快步往里走。
王府庭院里静悄悄的,扫洒的仆妇见了他,也连忙躬身行礼。
穿过两道门,便到了正厅外,侍女掀开门帘,轻声通报:“王妃,张将军到了。”
张玉迈进厅内,见徐妙云正坐在靠窗的木椅上,手里拿着一卷书,身旁的小几上放着一杯温茶。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淡青色宫装,头发只用一支玉簪绾着,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透着一股端庄温婉的气度听见脚步声,徐妙云抬起头,起身道:“世美,快起来,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