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 第258章 张三丰救朱雄英,朱元璋震惊

第258章 张三丰救朱雄英,朱元璋震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已经是深秋。

天刚蒙蒙亮,济安堂的厨房已飘出暖融融的热气,戴清婉正弯腰搅动着锅里的小米粥,红枣的甜香混着米香,漫过门槛,飘进前厅。

朱英和朱允通一前一后走进来。

“快坐,粥刚熬好,我还温了酱菜和蒸蛋。”戴清婉拿起布巾擦了擦手,把碗筷一一摆好。朱允通饿极,拿起勺子就往嘴里送,烫得直咧嘴。

朱英看他这模样,无奈地递过一杯温水:“慢些,又没人跟你抢,误了去格物院的时辰才好?”“知道了知道了。”朱允通接过水。

两人匆匆喝完粥,一个要去上早朝,一个要去格物院。

朱英伸手拍了拍朱允通的肩膀:“今日格物院考算学和器械原理,我傍晚回来可要查你的分数,不许再像上次那样,算错了游标卡尺的读数。”

朱允通咧嘴一笑,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这几日我天天跟先生练,保管拿前三。”

说罢,他转身就往门外跑,跳上等候在外的马车,还不忘探出头朝朱英挥了挥手。

朱英登上自己的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去了。

没多久,赶到奉天殿,殿前已站了不少官员。

朱英缓缓走过,不断有官员拱手行礼:“朱尚书早。”

他虽年纪小,却是刑部尚书,连些须发皆白的老臣,也得敬他三分。

不多时,钟鼓声响起,早朝开始。

朝参之后,殿外突然传来喊声:“大捷!漠北大捷!漠北大捷啊!”

官员们纷纷转头看向殿门,连朱标也坐直了身子。

片刻后,一个浑身是尘的驿卒进来,跪倒在地:“启禀殿下!大将军率燕王、蓝玉等诸将,于捕鱼儿海合围元廷残部。元军主力尽灭,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仅带数骑逃亡,我军俘获兵卒八万余,牛羊数十万,漠北自此荡平!”

朱标亲手接过捷报,目光快速扫过:“好!好啊!大将军用兵如神,燕王、蓝玉奋勇杀敌,我大明终于荡平漠北,永绝边患!”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群臣齐齐跪倒在地。

可就在这一片欢腾中,有几人的脸色却格外复杂。

李善长眉头微蹙,冯胜嘴角的笑意有些勉强,吕本更是垂着头。

他们心里都清楚,此次漠北大捷,马天作为统帅,班师回朝后必定会被封国公,手握更大的兵权。淮西一脉的势力就会被进一步削弱,今后在朝堂上,他们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了。

下朝后,文华殿。

朱标坐在椅子上,还很激动。

面前站着的是李善长、吕本、冯胜,还有朱英和朱允坟。

这是朱标的习惯,早朝后在文华殿进行小朝会,能来小朝会的人,才是心腹大臣。

“漠北终于荡平了,自开国以来,元廷残部就像悬在大明头顶的剑,如今这剑总算落了。往后边疆百姓不用再受劫掠之苦,朝堂也能专心打理内政了。”朱标感慨。

李善长脸上带着笑:“殿下所言极是。此次漠北大捷,国舅马天居功至伟。臣听说,漠北十八部如今都私下尊他为“漠北王’,这份威望可不是轻易能得的。依臣之见,不如就让国舅留在边疆,一来他熟悉漠北地形与各部习性,能镇住那些刚臣服的部落;二来也省了来回奔波之苦,免得再生变数。”吕本眼睛一亮,立刻附和:“老相国所言极是!国舅在漠北威望无双,有他坐镇,比派多少兵都管用。再说,边疆苦寒,国舅肯留下,正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臣附议。”

朱英站在一旁,目光冷下来。

他哪里听不出这两人的心思?马天是此次大捷的统帅,若班师回朝,按功行赏必封国公,掌兵权、入中枢,到时候淮西勋贵本就日渐削弱的势力,只会更难立足。

李善长和吕本这是想把马天钉在边疆,断了他回朝掌权的路,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全是私心。“两位大人这话,怕是不妥吧?”朱英眼神锐利地扫过李善长和吕本,“哪有大将领兵得胜、平定边患,却连回朝受赏的资格都没有的道理?马将军此次之功,堪比汉时霍去病封狼居胥、唐时李靖荡平突厥。当年汉武帝和唐太宗为,皆是让功臣荣归、名留青史。如今两位大人却要让马将军留居边疆,是想让殿下,让陛下在史书上留下“有功不赏、滞留功臣’的骂名吗?”

这番话直戳要害,李善长和吕本面色剧变。

帝王最忌“募恩”之名,朱英这话恰好点在了他们最不敢碰的地方。

“朱英!你休要胡言!”朱允炫见两人被怼得说不出话,忍不住道,“韩国公和吕大人是担心边疆不稳,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你怎么能曲解他们的心意?”

朱英冷笑一声,目光转向朱允炊:“为江山社稷着想?皇长孙这话可就错了。那些在漠北流血拼杀的将士,哪个不是盼着得胜后回朝见妻儿、领封赏?马将军是统帅,更是将士们的表率,他若不能回朝,将士们心里会怎么想?怕是会觉得“有功也未必有赏’,寒了军心。两位大人连这点都想不到,算哪门子为江山社稷着想?”

“你!你强词夺理!”朱允效被怼得语塞。

“好了。”朱标抬手打断了两人的争执,“将士们在漠北吃了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