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复旦大学,宣示未婚妻的主权
林熙雨到了地方一看,着实让她震惊了一把。
说是批发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大仓库,面积之大,超乎她的想象。
不到6点半,仓库门口已经挤满了人,人手一个折叠小拉车,几个超大号的编织袋。
林熙雨事先打听的很详细,知道批发市场不提供装货的麻袋,需要自己准备,故而也提前买了个全套。7点整,仓库的门开了,人群顿时沸腾起来,你争我抢的往前冲。
林熙雨跟着人流进入仓库,见前面的人都像打劫似的,争抢着把看中的羊毛衫塞进袋子里,甚至连挂在架子上的也不放过。
没一会儿,挂在最前排的羊毛衫已经争抢一空。
这个场面着实让她有点懵,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拖着自己的小拉车跑向后排。
在后排转悠了几圈,她逐渐看出了门道。
批发市场的商家,把当下最时兴的款式挂在最前排,后排的折扣区,挂着的多数是去年的老款。越往后,款式花色越老旧,有些直接标着一折甩卖,价格也很亲民,在外面一两百一件的羊毛衫,在这里同样的价格,能批发十几件。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一直走在时尚潮流的最前端。
有些时髦的款式,即便过个两三年,在其他城市也不会落伍。
表姐买羊毛衫是为了当礼品送人,款式新不新颖不重要,只要不是二手货,残次品,能送的出手就行。何况一折的价格这么便宜,拿到夜市上去卖,翻一倍也划算,肯定不愁销路,一件赚个十几块钱很轻松。
林熙雨心思剔透,想明白了其中关键,很快就释然了,刚进门时没能抢到最新款的郁闷一扫而空。做小生意想赚钱最关键的就是性价比,打折甩卖的羊毛衫最容易倒手,自然是最受外地倒爷们的喜欢。和林熙雨想法一致的外地人大都在折扣区转悠,她也沉下心来,挑选自己中意的商品。
“小姑娘眼光不错嘛,挺会挑衣服的. ...”
“一个人来的吗?哪儿的人啊?”
“挑完了怎么发货?要不要一块儿搭个车去火车站?”
在一折甩卖区挑货的人不少,很快就有人注意到她,见是一个长相秀气的少女,借着各种引子前来搭讪。
“不用了,我不去火车站,附近就有邮局,我的货不多,从邮局寄回去就行。”
林熙雨自然不会傻到向陌生人自报家门,随意的敷衍了几句,摆脱了不少人的纠缠。
“在邮局寄多贵啊....”
有人不死心,还想再纠缠,被她一个凌厉的眼神瞪了回去:“我就愿意去邮局,管的着吗?”“哎哎,小丫头片子还挺泼辣的,不搭车就算了,我找其他人。”
那人骂骂咧咧的走了,其他人也被其凌厉的气势震慑,不敢再来打扰。
“吁。”
林熙雨呼出一口浊气,静下心来,再次把精力放在挑选货物上。
折扣区面积不小,挨个货架转悠,仅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就得耗费三个多小时。
林熙雨大致的筛了一遍,挑选了不少中意的羊毛衫。
她粗略的数了数,已经有将近一百件,两个大编制袋子,塞得满满的。
小拉车最多能摞三个编织袋,再多就拉不动了。
而且出门结账要排队,还要走到邮局,发完货,估计就得11点。
批发市场在市郊,坐公交车回去又要一个多小时。
仅是来批点衣服,就要耗费一上午的时间。
“唉。”
她仰天长叹,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对于想要赶超学霸又无能为力,把理由归结为时间不够用的人来说. ...,
这种痛,有谁能理解?!
一如其所料,排队结账用了近乎一个小时,去邮局发货,比预估的距离还要长。
早上起的早,她为了赶公交车,没有吃饭,仅靠一瓶水撑到现在。
硬撑到结完账,又累又饿,拖着三个大编织袋出了仓库的大门,脚步虚浮,走路都是轻飘飘的,没有了一点力气。
“好累啊。”
就在她心烦气躁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就想起了母亲曾经说过的话。
当年下乡插队,过年回家,母亲也曾背着满满的一筐地瓜,从村里一直走到长途汽车站,累的恨不得想哭,把筐扔掉,想到家境贫困,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同样都是十八岁,当年的母亲能坚持,她也能做到。
思及此,她瞬间就有了力气,咬牙坚持着,拉着小车继续前行。
半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邮电局,进入大门的那一刻,激动的差点飙出眼泪。
“小姑娘,你没事吧?”
邮电局的工作人员见她眼眶红红的,误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十分关切的从柜台后面走出来,对她嘘寒问暖。
“没事,我就是饿了,有点头晕。”
林熙雨的胃恰在此刻十分应景的叫了两声,她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红着耳根说出了让人尴尬的事实。“这儿有饼干,你先吃一点,垫垫肚子。”
邮电局的工作人员是一位热心肠的大姐,一口夹生的上海普通话,让此刻饥肠辘辘的人听的热泪盈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