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不负好时光
热腾腾的栗子还带着炭火的余温。
屋内炭火噼啪作响,窗纸被雪光映得泛白,一片静谧温馨。
楚夫人叹了口气。
“府尹大人和阿翊是同朝为官的,虽不在一个部门,但常有来往……这种宴席,也不好直接推了。”她把栗子放进嘴里,慢慢嚼着,思绪却已飘远。
她知道,官眷之间的聚会从不单纯。
一次赴约,可能是一次示好,也可能是一场试探。
若是拒了,轻则显得傲慢无礼,重则被人误会站错了队。
可若去了,又怕舒窈露怯失仪,平白招人笑话。
“既然躲不掉,那就去呗!”
舒窈笑嘻嘻地说。
下雪天反正也没啥事,出去转转也挺舒服。
屋里待久了,骨头都僵了。
难得有机会出门走动,还能看看景致,何乐而不为?
再说,上辈子她整天忙任务,祖国的风光压根没机会看。
她曾站在高楼上俯瞰城市夜景,却从未真正走进过一片花林。
听说姚府的梅花特别出名,去看看也不错。
那园中栽的是“绿萼梅”,清冷孤绝,花瓣如雪中碧玉。
据说每年初春开放时,满园幽香浮动,连墙外路过的人都驻足赞叹。
若是能亲眼所见,亲身体验一番古人笔下的“踏雪寻梅”,也算不负这一世重生的好时光。“阿窈想去?”
楚夫人笑着问。
她看着儿媳脸上那抹毫不掩饰的期待,心也跟着软了下来。
舒窈自病愈后,性子比从前活泼了许多,不再终日沉默募言。
而是常有俏皮言语逗她开心。
这份生机,让她倍感欣慰。
舒窈点点头。
“我能跟姚夫人讨几枝梅花做点心吗?”
她眼睛亮晶晶的。
“你这个小馋猫,一天到晚就知道吃。”
楚夫人嘴上说着,眼里却满是笑意。
她伸手轻轻点了点舒窈的额头,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儿媳虽然有时候天真得像个孩子。
但这股子鲜活劲儿,正是这个家最缺的东西。
“我吃过梨花酥、桂花糕,就想试试梅花嘛……”
舒窈挽着楚夫人胳膊,撒娇地晃了晃。
她声音软糯,语气委屈中带着央求。
“梅花清冽,配点蜂蜜和糯米粉,说不定能做出一种新口味呢。”
她一边说,一边还比划着。
“好,那就走吧。”
楚夫人终于点头答应。
她拿起笔,蘸了墨,在纸上缓缓写下回信。
写罢,她将信纸折好,放入信封,交给了姚府派来的仆人带回去。
那仆人双手接过,躬身行礼,转身离去。
府尹夫人还请了几家常有来往的亲友一起凑个热闹。
名单是她亲自圈定的。
既避开了与楚家关系紧张的几家,也未邀请权势过盛的贵妇。
只挑了些背景相似、家风温和的官眷。
这样一来,既不显刻意抬举,又能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
她心里清楚,这场宴,明面上是赏梅,暗地里却是试探舒窈的言行举止。
舒窈陪着楚夫人来到姚府时,院里已经聚了不少人。
红梅映雪,亭台错落,石径铺着厚厚一层松软白雪。
几位夫人小姐裹着斗篷,三三两两站在廊下说话。
茶香袅袅,笑语盈盈,仆妇们端着热茶点心来回穿梭。
气氛看似随意,实则处处讲究规矩。
冬阳浅浅,洒在屋檐的冰棱上,折射出微光。
“哎呀,楚夫人可真是稀客。”
府尹夫人上下打量了婆媳俩一眼,笑着迎上来。
她身穿绛紫绣金线褚子,头戴珍珠簪花,笑容亲切。
“几天没见,你家少夫人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她目光在舒窈脸上停留片刻,语气意味深长。
外面早就传开了,说是楚家请了檀神医给舒窈看病,病情已经开始好转。
檀神医三年才出山一次,医术通神,连皇亲国戚都求他一面。
他肯为舒窈诊治,本身就说明了楚家下了大力气。
如今舒窈能出门赴宴,脸色红润,举止从容,显然确有好转。
这话一出,明显是想讨个好。
既向楚家示善,也向旁人展示自己消息灵通、人情练达。
楚夫人听了果然高兴,脸上的笑意也真诚了许多。
“多谢夫人惦记,确实是好多了。”
她语气温和,微微颔首。
既未夸大其词,也未遮掩病情,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身为官家妇人,她深知在这种场合,说得太多或太少都不妥。
说完,便让舒窈上前见礼。
舒窈福了福身。
“见过府尹夫人。”
这一礼行得规矩,引得几位夫人低声赞许。
“这楚家少夫人,气色真不错。”
“听说以前痴傻,如今瞧着,哪有半分痴态?”
舒窈不再像从前那样傻愣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