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丰收
薛向翻阅卷宗的速度极快,柳眉也不慢,两人几乎同时看完。
“你怎么看?”
“郎君怎么看?”
两人默契地拿起炭笔,各取纸张写字,同时展出。
薛向写的是:多个球。
柳眉写的是:四个球。
显然,两人又想到了一处。
都认为破案的关键,在于解开,为何在刹那时间,超过万斤的灵球会在湖面上飘起,还被拖得瞬间出现在另外三个地方,这得是何等的伟力。
柳眉道,“专办行辕一开始也想解开这种异象,他们做了两种设想。
设想一,有结丹大能藏在水下。
设想二,利用阵法做到的。
但经过测试,都很难做到那么自如。
这条路没走通,他们便开始按常规手段,从镇军内部挖掘,找各种人证。
最后,案子彻底走进死局。”
薛向点点头,“他们走过的老路,咱们自然不能再走。
不解开那么重的灵球,在湖面上如羽毛一般,倏忽西东地飚来飚去,这个案子就解不开。”柳眉道,“暂时没有眉目,我试试’联系’的法子。
案子才发,地方上就封锁了各处要道。
这笔军饷,肯定还锁在离案发地不远的地方。
这笔军饷要么被掩埋了,要么分割了。
如果把这次大案的爆发,比作往湖中心扔下一块巨石。
巨石投放的地方会掀起巨大水浪,但远方也一定会被波及出细微的涟漪。
现在,巨石投放之处,找不到蛛丝马迹,我想看看荡起的涟漪,会不会有意外之喜。”
薛向咋舌,也只有柳眉这种有过人的逻辑和联系能力的人,才会想到找所谓涟漪来确认蛛丝马迹。接下来的日子,柳眉一直在寻觅所谓的涟漪,十一室,开山宗,乃至河商们都被调动起来。各种各样的或大或小,或微不足道的信息,开始向柳眉汇聚。
看着柳眉每天分析巨量信息,人一点点消瘦下来,薛向心疼坏了。
劝她慢下来,她也不听。
这天,终于熬到两月之期,薛向火速进到文墟福地。
果然,文墟福地外,一干结丹强者们已在等候了。
薛向照例文气遮面,走到洞口。
他才现身,众结丹强者皆躬身行礼。
薛向拱手回礼,说着些不着边际的话,众人莫名其妙。
只觉薛向仿佛换了个人,幼稚得不行。
薛向既非失心疯,也非故意演滑稽戏。
而是他在含谷老人的笔记中看到一则消息,说行将湮灭的大能,到最后阶段,都会陷入到一种神游八极的状态。
不仅意识会离体,而遨游天地。
且整个人时常陷入回忆中,整个人也误以为回忆便是真实。
薛向觉得有必要利用一下。
总以高人的形象出现,为了维持人设,他只能是单方面付出。
这是薛向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种诡异状态。
果然,场中不乏聪明人,“前辈这是要湮灭了,入幻了,没有大问题。”
“湮灭状态,距离湮灭,少则数年,多则十数年,大家放心,前辈暂时还不会离开我们。”胡言乱语半盏茶后,薛向身子一颤,朗声吟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别离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众人都熟悉他的套路,这定场诗一出,众人便意识到他正常了。
薛向连声叹息,“老朽衰朽了,总是神游入幻,回到少年时候,若有什么说的不对,还请诸位小友见谅“前辈言重了,得蒙前辈前番赐予天书上警句,晚辈偶得感悟,由结丹前期突入结丹中期,卡了二十多载的境界屏障,由此打破,大恩不敢言谢。”
“是啊,晚辈也获益良多,十分感念。”
众人纷纷发言,他们倒也不全是恭维。
薛向那日阐述的两句道德经开篇语,实为另一个世界道门至高道理总纲。
这些结丹境的高人,能从中得出不一样的感悟,并不奇怪。
就像当初,他一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谢海涯也据此得到突破契机。
“那边是沧澜学宫的小友吧,你们服饰的上的星河纹,我好多年都没见了。”
薛向指向沧澜学宫等人。
“前辈识得我们宫服?”
沧澜学宫宫观使倪全文,又惊又喜。
“好多年前,我有一位故人,便出自沧澜学宫。”
“不知那位故人是……”
“岁月悠悠,湮灭的就湮灭吧,何必旧话重提。”
薛向长叹一声,整个人多了满身萧索,“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老朽湮灭在即,能遇着诸位,传与天书,不使后继乏人,也是老朽的信任。
诸君也好生体悟,多多将天书融入功法,若有所得,可来报与老朽。
老朽可参详诸位天赋和缘法。”
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震,皆将薛向这番话,解读为择取传承人的信号。
众人暗暗鼓劲,非要争个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