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陈卿的小粉丝刘亦霏
《活埋》拍摄周期之短,可以说“让人发指”,但是前期筹备和后期制作,却远没那么短。
原时空小贱贱的《活埋》前期筹备足足花了4个月。
场景只有一口棺材,演员只有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一部电影,为何筹备这么久?
首先就是剧本开发和融资,这一块花费了1个多月。
然后就是技术测试与场景设计,全片仅靠手机屏幕、打火机、手电筒三种光源,需提前测试如何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多样化的明暗变化。
剧组还尝试了7种不同材质的棺材,确保摄影机、灯光能灵活进入。
因棺材内氧气有限,团队甚至计算了真实缺氧时间,以调整主角的表演节奏。
这一块又花了1个月。
棺材空间狭窄且封闭,演员需要提前两三周进行排练和分镜预演。
之后主角的心理评估、医疗团队、逃生机制等杂七杂八的事,又耗费了一个月。
那是在没有作业抄袭,全靠自己摸索的情况下。
让陈卿来的话,剧本和融资这一块根本不花时间,其他技术测试场景设计等等环节,在有作业抄的情况下,即便是跟《入殓师》的剪辑同时进行,两个月也完全可以搞定。
左手《入殓师》的剪辑,右手《活埋》的筹备,陈卿忙不忙的过来?
当然忙的过来,剪辑也好,筹备也好,动手干活的又不是他,他只要把握方向就行了。
甚至,他还抽空把从王流那儿领回去的一箱子信给看了。
这些写信的粉丝天南海北的都有,15岁-25岁占了70%,尤其以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居多。
从性别来看的话,绝大多数都是妹子,也占到了70%。
对此,陈卿表示理解,毕竟自己帅嘛,当然吸引妹子了。
如果他是妹子,也肯定会被自己吸引的。
[From: Crystal Liu, New York]
正翻着那一箱子信封,突然看见一封奇怪的信件,地址是英文的,而且还没有邮戳。
“我都有纽约的粉丝了?《狩猎》在美利坚好像还没上映吧?”陈卿怀着好奇的心,打开了这来自纽约的信件。
信封里是粉色Hello Kitty信纸,边缘贴了几张小星星贴纸,看得出来写信人年纪肯定不大。
亲爱的导演哥哥:
你好!我是Crystal Liu,中文名字是刘亦霏,你应该还记得我吧?我们见过两面,一次是在北电,一次是在我家楼下。
你真的太厉害了!我从来没见过谁像你一样,这么年轻就拍了那么有名的电影,虽然我暂时看不太懂,不过我知道这是一部很厉害的电影。我妈妈也说你才20多岁就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简直是天才!我觉得妈妈说的对,你就是天才。我也想像你一样,以后能演这么厉害的故事!
对了,我还买了你的专辑!《世纪末的蓝调》我每天都要听,还试着用中文跟着唱。我同学都说我唱得不错,但我觉得还是你唱得最好听!
导演哥哥,你是我现在最大的偶像!我决定以后要更努力学表演,希望有一天能和你合作!(虽然我现在只会演学校的话剧,上次我演了《白雪公主》里的公主,但同学说我更适合演侠女,因为我会来自东方!)
你能给我回信吗?我保证会好好珍藏!我的地址是:
Crystal Liu
123 Maple Street, Apt 5B
New York, NY 10001
USA
(如果你回信,我会超级开心!我还会把你的签名贴在床头!)
你的小粉丝,刘亦霏(Crystal)
P. S.我画了一张电影里的场景。
陈卿翻过信封,信纸背面附了一张彩色铅笔画,画的是《狩猎》中主角跟孩子们玩的画面,只不过那个主角原本是章瀚予的,现在却被画成了陈卿,旁边还写着“你是我见过最棒的导演!”
“小丫头版的刘亦霏还挺可爱……”陈卿哑然失笑,当即便给拿起笔,给刘亦霏写了一封回信。
10月11日,《卧虎藏龙》举办小规模的媒体放映会,陈卿先去剪辑室和剪辑师碰个面,沟通下剪辑事宜,这才驱车前往。
放映会在华夏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办,这是一座苏式与中式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外墙以浅灰色砖石为主,门廊处有简洁的立柱,整体庄重而不失艺术感。
正门上方悬挂着“华夏电影资料馆”的铜牌,两侧是复古的玻璃海报灯箱,展示着《卧虎藏龙》的巨幅手绘电影海报。
在门厅签到之后,被工作人员带到右侧的嘉宾等候区,一眼就看见坐在沙发上翻看《大众电影》的韩三评。
《卧虎藏龙》虽说是华语片,但出品方却是美利坚的哥伦比亚和湾湾的纵横国际,严格来说,这是一部合拍片。
既然是合拍片,在内地的发行那自然就是中影来做。
所以看见韩三评出现在这里也并不让人感觉意外。
“陈卿来了?”韩三评也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