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嘉靖穿越庆帝,从庆余年开始修仙 > 第193章 开办传道院,传播道藏经典

第193章 开办传道院,传播道藏经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时站在精舍门口,表现各异的贺宗纬和范若若二人,耳边传来嘉靖的声音,让他们心下皆是一惊。陛下今日传召他们过来,居然是又有新的事情安排,并非是两人在各自任上有何不满。

跪在地上的贺宗纬长松一口气,嘉靖皇帝只要对自己有意见,哪怕安排再多事情他都心甘情愿,正体现了嘉靖皇帝对他们的重视。

一旁的范若若脸上露出果然如此表情,由始至终心里都没有丝毫波澜,她对这种事情见得多了,耳濡目染下自然是见怪不怪,并不认为嘉靖皇帝叫他们过来,是对他们有什么不满。

终于放下心的贺宗纬,这时跪在地上,再次磕头称颂:“臣,贺宗纬,谢陛下天恩!陛下但有驱使,纵是刀山火海,臣亦万死不辞,微臣定为陛下效死,为朝廷尽忠!”

贺宗纬以头触地,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微颤,能看得出来,他对嘉靖皇帝的感恩戴德之情。

见此情形,范若若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她对贺宗纬这种人谈不上讨厌,但也绝对说不上欣赏。

尤其是贺宗纬面对权贵时候的样子,最是让范若若这种清冷性情的文艺少女不齿,她心目中的大好男人,自然不能是这样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

不说像她哥哥范闲一样,有一种遗世独立,傲立寒秋的自信,最起码也要是个不卑不亢的才子,就贺宗纬这副模样,范若若不鄙视他都已经算是家教甚严。

盘膝坐在帷幕后的嘉靖,看到贺宗纬这副模样,眼底反倒带着几分笑容,贺宗纬这样的人,才最是好用贺宗纬是个小人不假,可谁说小人就不能用了,小人有小人的用法,清流有清流的用法,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帝王之道唯在于制衡。

帷幕后盘膝静坐的嘉靖,看到贺宗纬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沉寂片刻,终于再次缓缓开口:“朕素来知晓你们二人颇有才名,最近在翰林院修撰和彤史令的官职上,做的成效朕都看在眼里,修书著传你们二人都是好苗子。”

精舍里香炉中散发的袅袅青烟,伴随着嘉靖在帷幕后平稳淡漠的声音,让贺宗纬和范若若,听不出其中任何喜怒,嘉靖话音稍作停顿,目光透过纱帐帷幕,在门口的两人身上流转,好像在斟酌词句。随即嘉靖声音微转,注视着二人再次开口:“想必你们先前也听过,朕最近编写了不少道藏典籍,刊印了数万册书籍,在京都上下流传,以及书局书馆里出售。”

听到这话,范若若和贺宗纬心下顿时有些明悟,嘉靖皇帝说这些话意思,他们隐隐有些明白了。前几日嘉靖皇帝编写的那些道藏经典,在京都书局中流传的时候,他们闲来无事也看过几本,尤其是那几本《道德经》《阴符经》《庄子》一类的道藏最为经典。

只可惜,他们阅历太浅,有很多内容都看不懂,唯一接受度比较高的道藏,唯有那本名为《庄子》的书。

这本书不仅想象天马行空,还擅长使用各种寓言故事,讲述天地大道和人生至理,看起来没有那么枯燥乏味。

就算是一些看不懂其中蕴含深刻大道理的人,仅仅是看着那些寓言故事,同样容易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勾起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以至于让《庄子》,成为了所有道藏典籍中,卖得最好的为数不多几本书籍,一度成为京都文人们竞相购买的又一本热门书籍。

可就算如此,《庄子》这本书的销量,依旧很难和红楼相提并论,话本小说这种体裁,应该算是所有文学体裁中,趣味性和适读性最高的一种。

这时候,范若若和贺宗纬听到嘉靖皇帝提及道藏,他们立刻就想到了那本《庄子》,这本书中的内容,他们倒是看了不少,只是不知道嘉靖皇帝,接下来的用意是什么。

看着两人疑惑的表情,嘉靖没有卖关子,当即直截了当的开口说话:“想来你们都已经阅读过这些道藏,就算没有通篇阅读过,想来也读过其中几本。

朕今日传召你们过来,为的就是让你们担任传道院教习,日后勤加学习这些道藏,以后方便为庆国更多年轻士子和蒙学中的孩子们,教授这些道藏内容。

同时还要将写青词,作为日后教授学生们的必修课业,多多练习撰写青词的才能。”

嘉靖这话让贺宗纬和范若若一愣,“传道院?”,他们从没听说过这个机构,难不成又是陛下最近创造出来的一个部门?

还有撰写青词,经过上次贺宗纬撰写青词被嘉靖赏赐,朝中大小官员得知此事后,立刻蜂拥练习撰写青词,一度让写青词,成为京都中的一项热潮,嘉靖也因此收获了不少文脉愿力,让自身实力精进不少。这时候他提出要将学习道藏和青词,以后作为一件庆国日常的事情,甚至还要专门开设一个机构,用来向蒙学中的孩子们教授,这件事听着感觉有些不靠谱。

不过贺宗纬和范若若,两个人没有谁敢说这句话,如果是寻常帝王,可能会被朝中清流言官斥责为昏聩,不过面前的可是庆国仙人嘉靖皇帝,没有任何人敢对他的决策有异议。

何况贺宗纬从一介寒门,能够入仕当官,完全得益于嘉靖皇帝对他的拔擢。

他心里有的全都是对嘉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