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未亡人的恼怒
此时的上京城沉寂得可怕,以往在朝堂上斗得你死我活的达官显贵们,这会儿全都将目光集中在边境战事上,在朝廷上他们因为利益纠葛你争我抢,但这会儿在面对庆国北伐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再疏忽大意。北齐存在的时候,他们算得上是达官显贵,皇亲贵胄,北齐要是因此覆灭,他们全都要当亡国奴,任你曾经有多么高的地位,一旦国破家亡,今后的日子可是天壤之别,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尤其是北齐皇室,他们对北齐存在比一般官僚更上心,毕竟官僚阶层只是皇室的打工仔,以后就算是北齐覆灭,庆国前来统治这里,他们依旧能在庆国手下当官。
北齐皇室则不然,以后要是北齐覆灭,整个皇室的下场那可就惨了,可谓是一朝归为臣虏,男的基本上要被杀头,皇室的这些女眷,什么公主、妃子、太后,可能都会成为敌国的玩物。
所以这会儿坐在太后寝宫大殿主位上的北齐太后,满脸严肃,自从今天早上边境这场仗打起来以后,上京城的皇室宗亲和达官显贵,都往边境战场上派出不少探子,时刻汇报战场情况。
谁知道这才是第一天交手,十几年没有大动干戈的庆国,就让包括北齐在内的所有诸侯国大开眼界。这十几年来,庆国内库生产积攒了不少没有亮相的强劲军械,很多威力巨大的火器,火雷都是北齐这边闻所未闻的东西,一经亮相就让北齐损失惨重,一万名士卒当场阵亡,溃败下来的伤兵就有几千人。十几年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庆国,这架全天下实力最强的战争机器发动以后,顿时让其它诸侯国的眼神清澈了不少。
他们最后只能无奈承认,哪怕庆国经历了十几年前的宫廷变故,现在的庆国,依旧是全天下最强盛的国家,哪怕是身为天下第二的北齐,面对庆国锋芒都得退避三舍。
这才有了北齐太后坐在寝宫大殿,看着案几上摆放的几十封奏章,大多数奏章内容都是底下文官劝谏,希望北齐能割几座城池,对庆国割地赔款,来换取一朝安寝,反正打又打不过,还不如少死点儿人。对于前线战况不利,北齐太后同样心知肚明,她派遣了不少探子在前线,对边境战事情况了如指掌。她明白庆国军械强劲,就算北齐士卒再怎么悍不畏死,英勇对敌,但他们归根到底是血肉之躯,面对众多火器和强弓劲弩,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一味硬冲反倒是让北齐这边寻常士卒死伤惨重。
面对这种情况,才会有北齐太后及时向上杉虎发去懿旨,让上杉虎在打仗的时候不要太蛮干,尽量以保全有生力量为主,不要让手下士卒死伤太多。
懿旨发出去以后,端坐在寝宫大殿上,一袭华贵宫装的北齐太后,眉眼间却有一股化不开的忧愁。外面天色已经将晚,寝宫大殿内早早点上了几十盏烛灯,照得殿内灯火通明,但大殿中的气氛却稍显沉闷,就连香炉里升起的青烟,都只是缭绕在周围难以升腾。
主位凤座上,北齐太后今年虽已经三十多岁,早已褪去了二八少女的娇嫩,岁月在眼角上留下了几条微不可察的细纹,却更给她添了几分成熟女人的风姿韵味。
北齐太后风韵有致的曲线,包裹在贵气逼人的凤凰纹绣的宫装下,宫装领口并未保守地紧扣着,而是恰到好处地微微敞开,露出了一段光滑如玉的天鹅颈,以及线条优美的纤细锁骨。
一串珠圆玉润的珍珠项链垂落在太后脖颈,其中最硕大的那一颗,正好陷在了她锁骨下,那一抹诱人沟壑之中,随着她平稳深沉的呼吸微微起伏,于无声处搏动着成熟女人才有的丰腴魅力。
三十多岁的北齐太后,不仅身材曲线妖娆动人,时间仍未在她雪白光滑的肌肤上留下分毫痕迹,保养的极好的肌肤,在烛火宫灯的映照下,透露出一种莹润如玉的光泽,就像上好的羊脂美玉。
精心修饰下的娥眉稍显修长,还用粉黛精心描画过,斜飞入鬓,带着久居上位的凌厉气势,凤眸眼角微微上挑间,眼神流转在手上拿着的一封奏章上,精明锐利地打量着上面劝谏求和的内容。
她纤细的指尖,紧紧握住这份求和奏章的边缘,将这份奏章都紧握得有些变形,看得出来,此时她的心情远没有外表那么平静。
这具包裹在华贵宫装下,性感风韵的女人娇躯,此刻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身为北齐临朝摄政的太后,她比谁都清楚,如果北齐这艘巨船沉了,未来等着她们的会是什么下场,自己这具精心养护的皮囊,这身权势无双的太后华服,将会迎来怎样不堪的结局。
她比任何人都要关心北齐边境的战事,既不想北齐在这场仗中输的太难看,又不想让北齐军中士卒损失惨重,这场战争以后,还要面临庆国的步步蚕食,尚且需要保存有生力量。
这样一来,就给了朝中想要求和的那些官员可乘之机,纷纷上表奏章,希望朝廷能早日结束这场战争,不要让北齐军队损失惨重,无非就是割地赔款。
只要庆国能因此退走,以后北齐还有回圜余地,毕竞北齐疆域辽阔,虽说现在的疆域面积不如北魏时期,但仅剩的北方一大片疆域,面积仍旧和庆国差不多。
这几封奏章看得北齐太后柳眉紧蹙,她不可否认这些朝臣递上来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