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范闲西南行,遭遇沿途跟踪
范闲抵达宛州城客栈入住以后,远在京都鉴查院的陈萍萍,手中看着探子汇报过来的范闲行程,包括范闲入住的那家客栈,哪个房间都有详细情报。
“下去密切关注范闲一路上的踪迹,但凡遇到什么情况及时向我汇报。”放在手中的密信,陈萍萍对手下探子吩咐了一声,随后就见几个探子拱手离开。
安排好这些事情以后,陈萍萍还是觉得心神不宁,又对一旁的影子吩咐了声:“你一会儿安排一支黑骑暗中跟着范闲,防止范闲在去西南途中遇到危险,不能让牛栏街刺杀事件再次发生,不然我就算是死也难以瞑目。”
“我这就去安排!”影子听见陈萍萍吩咐,没有任何耽搁,立刻下去安排黑骑,他还是第一次见陈萍萍对其他人这么关心,心里对陈萍萍和范闲的关系也有些好奇。
影子离开以后,鉴查院密室里就只剩下陈萍萍一人,他抬头看着窗外天空上月明星稀,思绪不住地飞扬到了几十年前,嘴角有时还难以抑制的露出一点儿笑容。
范闲这次西南之行,不仅在庆国京都引起了范建和陈萍萍等人的关注,京都之外的其他州郡,知晓京都突然派遣一个西南巡察使前去巡察西南地区的时候,很多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
高坐京都中的皇帝陛下,近十几年一直没有过多关注过,庆国各路官场情况,尤其是长期处于羁縻的西南地区,更多时候依靠的都是当地世家和少数部族管理。
这次从京都中突然派出一位西南巡察使,一时间让整个西南地区世家大族的精神紧张起来,尤其是坐镇西南首府滇城的穆国公,他父亲曾是以前被庆国覆灭西南诸侯国中的大将军。
曾经在庆国铁骑踏足西南地区以后,自知不是对手的这个诸侯国大将军穆英,带领手下士卒开城投降,让庆国最终没有爆发太大战争,就将西南地区纳入麾下统治,至今已经几十年时间。
如今穆国公爵位已经传承了两代人,曾经的大将军穆英早就已经寿终正寝,如今的穆国公正是他的长子穆铭。
今年刚刚四十岁的穆铭,算得上是一位守成家主,没有让穆国公府在庆国京都重要职位上任职,但也牢牢巩固着穆国公府在西南地区的威望。
早在嘉靖安排范闲前往西南任职的时候,没过几天远在滇城的穆铭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得知陛下要派遣一位年轻的西南巡察使,前来推动“改稻为药”的大事。
得知这件事以后,穆铭便一直派人注意范闲行踪,想知道这位年轻的西南巡察使此次前来,到底打着什么主意,高居京都的陛下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
“国公爷,范闲从京都出来以后,我们的人在暗中一直盯着这位巡察使,这会儿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宛州城,估计用不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能赶到西南地界。”
恢弘大气的穆国公府邸,矗立在景色怡人的滇城之中,正坐在府中正殿的穆铭,优哉游哉的品味着茶桌上的香茗,就在他享受这份安宁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就见几个护卫匆匆走了进来,朝着端坐在主位上的穆铭拱手行礼:“国公爷,我们已经打探清楚,这次前来担任西南巡察使的范闲,年龄只有十五六岁,乃是户部尚书范建的私生子,不知道走了什么天大的狗屎运,无意间被陛下选中成为了西南巡察使。”
“范建的儿子?”
放下手中茶盏,穆铭脸上有些惊讶,但脸上讶异又很快平复,他知道范建和庆帝以前的关系,心里清楚别看以前范建长年担任户部侍郎,看似在高官众多的京都无足轻重,实际上范建是庆帝最为倚重的臣子之尽管久居滇城,穆铭每年都会去京都向庆帝进献贡品,趁此机会顺便和住在京都的朝中大员互相联络一番,交流一下京都里的各种信息。
对于范建他并不陌生,就算以前范建只是户部侍郎的时候,他都会偶尔去范建府中拜访,毕竟户部侍郎只是范建的官职,此外范建还是庆帝的奶兄弟,正儿八经的庆国司南伯,跟他们一样算是贵族群体。哪怕司南伯的伯爵爵位,要比穆国公的公爵爵位低两个等级,但因为范建小时候和庆帝的关系,让穆铭并不会因为爵位就对范建有任何小觑。
只是让他惊讶的是,原以为庆帝和范建关系好,可范建在仕途上到户部尚书也就到头了,以后估计再难有所提高,谁知道陛下竞然会任命范建的一个私生子担任西南巡察使,立刻让穆铭对范府的警惕性提高了几个等级。
看着手下过来的汇报,脸色平复的穆铭,这才缓缓开口:“你说陛下这次派遣范闲前来担任西南巡察使,明面上是要推动【改稻为药】的事情,背后会不会还隐藏着更深层的谋划。”
“国公爷,依属下所见,京都很有可能是想收拢西南地区的权力,众所周知现在西南地区除了国公爷以外,剩下都被【播杨思罗】等四大家族掌控,说是属于庆国境内,事实上西南地区一直由这些大族掌控。京都派遣过来的流官,根本没有对西南地区的实质掌控力,京都前段时间推行的【改稻为药】政策,根本无法执行下来,想必应该是京都要借着这次事件,对西南地区进行整饬一番,说不得这位西南巡察使范闲,就是陛下派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