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破获北齐暗探阴谋,范闲辣手摧花
暮色四合,夷陵城内华灯初上,范闲一行人进了城内,下榻的“临江仙”客栈恰好在长江一畔,推开窗子便可听见外面江涛拍岸的哗哗水声,看见往来商船的千帆灯火。
众人包下客栈整层的东厢房,二十余名虎卫默不作声,却又动作整齐划一的开始布防,他们腰间挎着的长刀虽已入鞘,那股真刀真枪里淬炼出的肃杀之气,仍让店小二战战兢兢。
大堂雅座房间内,范闲手执筷子夹起一尾清蒸江鱼,笑着望了一眼对面的王启年,说话声音平淡:“这长江银鳞确实肥美,曾有古人诗云【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筋金盘敢望传】,这条鱼堪称为长江三鲜之一,王兄今日可要多饮几杯。”
“小范大人博学多才,文章盖世,出口便是诗文佳句,王某实在佩服。”王启年提起筷子,夹了一块鲜嫩鱼肉放入盘中,忍不住轻声赞叹范闲。
这倒不是他阿谀奉承吹捧范闲,面前的这位司南伯家小公子,的确给他带来了许多惊喜,他原以为范闲只是个背景强大的世家二代,陈萍萍院长说不定是与范建有故交,适才让他前来辅助范闲。经过数日朝夕相处,范闲的渊博知识和出口成章的诗才,的的确确让王启年心悦诚服,就算范闲每次都说自己这些诗是抄的,一次两次王启年或许会信。
时间久了范闲出口说的都是他闻所未闻的诗词佳句,随便几首都能力压整个时代,何况这么多首诗词,无论如何王启年都无法相信范闲随口说出的这些诗词是抄写而来。
拿起筷子品味了一下盘中珍馐,王启年正准备出声赞叹的时候,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音。雅间内的范闲和王启年循声望去,但见江心数艘楼船张灯结彩,丝竹之声随风飘来,极目远望,还能隐约看见楼船舞姬的曼妙舞姿,一袭倩影翩跹在楼船之上。
“小范大人,外面这艘楼船可是好雅兴,这个时辰还在宴饮歌舞。”王启年看着外面楼船上的丝竹舞乐,口中啧啧称奇,自己要是在京都城里,哪里敢看这些花船娘子,如果被人传到了自己娘子耳朵里,他晚上就别想回家了。
另一边放下筷子,右手下意识按在刀柄上的高达微微蹙眉,声音中透露几分惊疑不定:“外面的楼船似乎是北齐商船,没想到我庆国将士在前线与北齐士兵拼杀,这些商贾居然还和北齐商人做生意,真是该死。”
“商船?”范闲闻言挑眉望去,但见最大的那艘楼船上面雕梁画栋,船头还悬着一杆旗帜,正是北齐皇商的标志。
看到这里范闲不由得轻声叹息:“商人向来都是无利不起早,哪国的商人都是这样,别说我们庆国正在和北齐打仗。
哪怕两国到了灭亡的关键时候,都不妨碍这些商人和敌国做生意,如果利益足够的情况下,就算出卖国家利益很多商人都能做得出来,这种事情古来有之,并不罕见。”
范闲话音落下,听闻范闲说话的王启年赞同的点了点头,对于范闲说的这些话他心里认同,只是没想到看着才十几岁的范闲,居然能说出这些振聋发聩的惊世言论。
刚准备出声说话的王启年,顺着范闲和高达的目光看向窗外江面上的楼船旗帜,心中突然微微一动,他忽然想起鉴查院卷宗记载:【北齐皇商近些年经常借着贸易的名义,前来庆国进行间谍探查。】作为表面鉴查院文书身份的王启年,阅览的鉴查院各类机密卷宗并不少,很快反应过来这艘北齐商船,看着似乎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拿起酒杯抿了一口,王启年品味着口腔中爆开的美酒清香,凑近范闲身前,低声耳语:“小范大人可察觉到,自从进了东夷城我们身边的暗探又多了不少,又有人在暗中窥视我们,其中一拨人身法诡谲,全然不似庆国这些世家常用手段,倒像是…”
说着,王启年用手指在酒杯中蘸了几滴酒液,在桌子上画了三个字“锦衣卫”。
看到王启年在桌子上写的字,范闲目光凝重,低声惊诧:“北齐锦衣卫?”
“嗯!”
王启年点了点头,将鉴查院卷宗告诉了范闲,语气平淡倒像是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人可知近年来北齐锦衣卫,往往会借着北齐商船的名义,前来我大庆布置暗探进行调查,此前京都醉仙居中的花魁娘子司理理,就是这类暗探。”
“北齐锦衣卫在庆国有暗探,想来庆国在北齐同样有这些探子吧!”
听着耳边传来的这些秘辛,范闲随即想到鉴查院在北齐境内,应该也安插了不少这样的暗桩密探。“那是自然,来而不往非礼也。”王启年的脸上露出一股得意之色,口中侃侃而谈:“北齐锦衣卫虽然厉害,可天下各个诸侯国公认的最强密探,还是我们鉴查院的探子。
以前肖恩担任北齐提骑的时候,北齐还算和我们鉴查院势均力敌,自从当年院长设计将北齐肖恩捉回来以后,现在的北齐锦衣卫沈重,远不能和我们院长相比。”
“肖恩?”范闲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他从王启年得意的眼神中能够看得出来,将北齐这个名叫肖恩的人抓回来,似乎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一下就将范闲的好奇心勾了起来,就在他准备详细询问王启年,肖恩是何许人也的时候。
窗外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