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570章 摊丁入亩试点的结果

第570章 摊丁入亩试点的结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跟随在皇家身边办事,好处很多。

但不好的地方,也很多。

这就需要他们注意规矩,不应该做的事情,绝对不能做,否则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沈旺又道“我们沈家,最好还是要卑微一些,不要太嚣张了,未来才能活得更好,这些你以后都要懂的。”

沈至这才轻轻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沈旺说道“未来我们沈家,将会成为风口浪尖,整个江南地区的人,都会盯着我们,你别看他们现在客客气气,对我们甚是感激。”

稍稍停顿,他又郑重道“实际上,他们都想把我们,取而代之。”

沈至想着不是很相信道“不会吧?”

“为什么不会?”

沈旺说道“取代了我们沈家,就是殿下的代理人,你也看得到,我们沈家这一两年里得到的好处,有多大了吧?”

确实,大得让他们无法形容。

顾学文道“树大招风。”

沈旺道“没错!”

他又道“这两天你代我进京,拜访道衍大师他们。”

朱允熥随军出战,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江南地区的报纸,连续几天刊登殿下在后军,如何指挥作战的事情。

这些当然都是朱元璋的安排,至于朱允熥有没有指挥,军队外的人都不知道,但可以用来给朱允熥造势。

报纸是很多人,接触新消息的唯一途径。

特别的好用。

朱元璋更觉得这个东西,用处极大。

沈旺说道“必要的人情世故,是不能少的。”

沈至点头道“爹,我明白了。”

看着自己的傻儿子,他心里在想,能明白就好,他们沈家要在江南地区,一直屹立不倒,那就要永远抱住朱允熥的大腿。

——

金陵城内,天气越来越冷了。

“快过年了。”

朱元璋看着奏章,无奈地叹道。

没有朱允熥在身边,他还是很不能习惯,也不知道朱允熥在北平,老四有没有好好地照顾。

郭惠妃说道“殿下有老四在,陛下大可以放心。”

朱元璋说道“但愿那个老四,是个省心的人。”

朱老四除了照顾朱允熥,还能做什么呢?

如果朱允熥在北平没了,朱老四更加是连想都不用想。

郭惠妃又道“陛下你对自己的儿子,那么没有信心的吗?明年还要北伐,允熥多拿些战功回来,你在报纸上,也可以多写些内容。”

朱元璋笑道“你说得也对,唉!咱只是感叹,没有允熥在,奏章都是自己看,有些不习惯了,哈哈……”

享受了那么长时间,他不想再处理政务。

这时,吉祥进来道“殿下,解大人求见。”

朱元璋当然知道,解大人就是解缙了,道“传!”

郭惠妃明白要讨论国家大事,她一个后宫妃子,绝对不能在场,躬身道“臣妾先退下了。”

一会过后,解缙进来行礼。

朱元璋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解缙说道“回陛下,有一件关于宿迁,摊丁入亩的事情。”

这件事,朱元璋也是特别关注的。

过去了那么久,终于有相关的结果出来。

朱元璋问“具体如何了?”

解缙说道“反响很不错,根据当地知府邓辉的消息,宿迁下半年上交的粮税,增加了三倍以上,百姓们耕种的热情高涨。”

“当真?”

朱元璋听得眼前一亮,又道“摊丁入亩,真有如此好,是否当地的地主,都被允熥杀了,才会如此?”

解缙摇头道“当地的地主,还没杀完,有几个当时是没问题的,他们没做过不好的事情,但那几个地主交的税,占据了一半以上。”

“一半那么多?”

朱元璋惊了,随即脸色一沉“也就是说,他们占据的田地,也是特别多?”

这是摊丁入亩,不再收人头税。

地主垄断了大部分土地,这是古代社会最常见的现象。

即使一个王朝初期,也是如此,普通百姓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尤其是在有功名就不用交税的政策前提下。

数不清的普通百姓,为了避税,把田地挂靠在地主、有功名等的人名下。

解缙点头道“可以这么说,田地越多,交的税越多。”

朱元璋寻思了好一会道“那些地主,会不会把这一份税,转移给那些租地的百姓?”

解缙道“一定会这样做。”

朱元璋问道“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解缙早就想好了,会有这种问题的时候,道“臣暂时有两个想法,第一点是压低粮价,我们把地主的粮食收起来,再压低价格卖给百姓,让那些没有地的百姓,也能买更多的粮食,而他们可以做点别的事情赚钱,不一定只能耕地。”

如今的大明,商业逐渐在放开。

普通百姓除了种地,能做的事情可多了。

“第二点。”

“就是红薯的作用,陛下种植的红薯,效果特别好,明年开春,又有新一批的红薯种子,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