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好一个星火将军!
他知道,荆州的天,已经彻底变了。
而这位新的主人,比刘表,比曹操,甚至比他想象中的任何人,都要可怕。
宴会结束,夜已深。
刘允独自站在府中的高楼上,眺望着北方的夜空,那里,似乎也燃烧着无形的火焰。
一名黑冰台的密探,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主公,江东来信。”
刘允接过信,展开。
信是周瑜写的,内容很简单。
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孙权继位。江东局势不稳,愿与将军结盟,共抗曹操。
刘允看着信,久久不语。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对着空气,仿佛在自言自语。
“天下,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
第368章丞相三声笑,怒火燃北方!
邺城,原袁绍的司空府,如今已是曹操的丞相府。
府内张灯结彩,充满了欢庆的气氛。官渡之战的辉煌胜利,让整个曹营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之中。
曹操的心情,更是好到了极点。
他坐在主位上,看着下方济济一堂的文武,意气风发。袁绍已死,其子内斗不休,偌大的北方四州,已是他囊中之物。张邰、高览等河北名将的归降,更是让他如虎添翼。
更让他舒心的是,荆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蔡瑁的使者已经抵达,献上了降表,只等他派兵接收。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完美的方向发展。
“哈哈哈!”曹操端起酒杯,放声大笑,“昔日袁本初,坐拥四州之地,带甲百万,何其嚣张!如今,不过是冢中枯骨,为天下笑!此皆诸君之力也!来,满饮此杯!”
“丞相英明神武!”众将齐声恭维,一饮而尽。
郭嘉坐在曹操下首,脸上也带着笑意,但眉宇间,却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隐忧。
“奉孝,何故锁眉啊?”曹操注意到了他的神情,“如今大势已定,莫非还有何可虑之事?”郭嘉起身,拱手道:“主公,袁氏虽败,但其子尚在,河北未定。且,南方的刘允,此人野心勃勃,绝非安分之辈。我军虽在官渡大胜,但士卒疲惫,钱粮消耗甚巨,实不宜再起刀兵。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彻底平定北方,方是万全之策。”
曹操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他又想起了那个在自己最窘迫的时候,狠狠敲了自己一笔的刘允。那份屈辱,如同心头的一根刺,一碰就痛。
“奉孝多虑了。”曹操摆了摆手,“刘允小儿,不过一投机取巧之辈,趁火打劫而已。待我平定河北,挥师南下,取他首级,如探囊取物!至于荆州,于禁已率大军前往,不日便可兵不血刃,尽得其地。届时,我坐拥九州,天下,谁还能与我抗衡?”
他言语之间,充满了脾睨天下的霸气。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连滚带爬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
“报一一!丞相!不好了!荆州……荆州急报!”
曹操眉头一皱:“何事如此惊慌?莫不是于禁已经拿下襄阳,刘琮出城请降了?”
那亲卫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不……不是……是……是于禁将军……他……他回来…………”
“回来了?”曹操一愣,“他一个人回来的?”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个身影,跟踉跄跄地闯了进来。
那人身穿一袭还算干净的儒衫,头发却散乱不堪,双目空洞,神情呆滞,如同行尸走肉。
帐内众人,看清来人面容,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正是本该在荆州接受投降的先锋主将,于禁!
“于文则?”曹操猛地站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他的心头,“你的大军呢?!”于禁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前方,嘴里喃喃自语:“火……好大的火……都烧光了……都死了………”
“你说什么?!”曹操一个箭步冲下台阶,一把揪住于禁的衣领,双目赤红,“给孤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被他这么一吼,于禁仿佛回过神来。他看着曹操,那空洞的眼神里,流下了两行浑浊的泪水。“丞相……我们……我们被骗了.…”
“博望坡……刘允设下了埋伏……一场大火……数万大军……全军覆没……全都没了……”他的声音,如同杜鹃啼血,充满了绝望与悲怆。
“轰!”
于禁的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曹操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整个大帐,瞬间死寂。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法置信。
博望坡?
又是博望坡!
刘允?
又是刘允!
曹操揪着于禁衣领的手,在剧烈地颤抖。他死死地盯着于禁,那眼神,像是要将他生吞活剥。“那……那刘允还……还让末将给丞相带一句话……”于禁的声音,细若蚊蝇。
“他说……他在荆州……等着您……”
此言一出,曹操的身体,猛地一僵。
他松开了手,任由瘫软如泥的于禁滑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