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04章:每相约一次,孙策就要失去点什么

第304章:每相约一次,孙策就要失去点什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许都,尚书台。

台阁各间厅堂之内,满是贤才,为筹算之事群策群力,其中陈群担任筹算罪徒名录、以省开支之事,需要算出各地押送罪徒所需人手,路途耗损。

一日夜,他便完成了算比,编纂成册,再去别的人那里相助,荀彧则是在不断的写公文,下发至各郡县,命各地官吏调遣物资至路途,完成立即下拨的两万万钱。

休憩时,陈群在庭院看台阁这些同僚,心里忽然有一种感觉。

好像现在不是战时,而是在大汉盛世之期,同僚间并无战争胜负之虑,只在职责内奋进同劳,以成盛举。

这种凝聚感,和早年自己游徐州时截然不同。

大致在十年前,陈群曾随父亲避难徐州,所见官吏、百姓、商贾,每日皆在思索去处,打听贼匪数量几何,徐州掌权是何人、会不会草菅人命、会不会驱赶流民。

那时候,想要进城得到庇护,都要靠陈氏的身份,请叔父陈圭前来的迎接,城外饿殍遍地、尸横遍野,哭喊得人心里仿若撕扯,但却不得进城。

这些光景,建安之后五年间,已逐渐不再有了。

陈群正想着,远处有个身材不高,但很顿时,气势如龙似虎的中年大步而来,多年戎马,已让他的鬓角和胡须添了几抹雪白,眼角亦是多了皱纹,可气势依旧雄壮。

“文若!”

陈群躬身在侧迎候,曹操在路过他身旁时候停了下来,低头来看,惊喜道:“长文啊?是长文吧!?哈哈哈!!”

“你终究还是到我许都来了!”

曹操早年征辟,陈群也是拒绝的,但几次征召之下,不得不应了地方县令,一来自己熟悉,二来可以离许都官场远一点。

他在陈纪的保护下成长至今,声名羽毛极佳,不能卷入许都朝堂的漩涡之中。

因为亲陛下则有家族中落之危,亲曹公亦有落人口实之不便也,故而远离是最好的选择。

“几经拒绝丞相征辟,在下心中汗颜,如今父亲已故去,家中需官吏支撑门庭,在下亦需此途证一身才学。”

“你倒是实在。”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径直和荀彧交谈去了,筹算基本上已接近了尾声,颍川的几个大家族捐得共六千万钱,借与府库,日后以免税偿还。

如此办法,在别处的家族亦可用,譬如徐州的糜氏,还有如今商通南北的卫臻,皆可立刻筹得数千万,合计万万钱换取凭证,日后免除关税即可。

这样分摊了国库,少府只需割一千二百万钱即可,至于收回这些成本,其实怎么算都很容易。

“他们所有人都漏算了一利,”荀彧和曹操躬身而笑。

曹操意外的挑了挑眉:“文若说说。”

“在下看了水图,芍陂通漕之后,引水灌溉的规模比当时葛陂更大数倍,当年葛陂可养五万贼兵流民,芍陂只会更多,而且灌溉之工事可以南走,沿着彭蠡湖直到上缭,那也就意味着,豫章亦可富足。”

“预算下来,恐怕能复垦几十万亩,容数万百姓生息劳作,为扬州建仓奉献。”

曹操闻言亦是去看了水图,荀彧勾画过后,自是清清楚楚,他看完点头道:“这么说,子泓还算少了,也许一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不错。”

“好,有你们操持,本相也就放心了。”

曹操环顾这台阁之内,络绎不绝往来车马运送案牍笔墨,好不热闹,这光景,竟是自己打下来的,心里又怎么不自豪?

这时,陈群走到了曹操面前,行礼后对两人说道:“丞相、令君,学生今日之后,便想卸任离去。”

“去何处?”

陈群道:“此前为阳翟令,离长社不远,故此令君特许我在家中守孝,不必辞官。”

“而今此大事已了,学生想自家中祖地,为父亲守孝至足期,期满后再云游至南方,那时刚好可看一看江淮水道之风光,待到那时,再返回求官。”

曹操听懂了他的意思,也不好勉强,于是遗憾的宽慰了几句,赠予钱财、布帛,且承诺今年之后会奏请陛下为陈纪追拜三公之位。

陈群千恩万谢的离去,走出许都时轻松得好像要飞起来似的,恨不得立刻就回到家里,到父亲的墓前诉说。

陈长文,只是豫州年轻士子的一个缩影,在复扬州牧疏的诏书下后,发罪徒、调钱粮,最远从徐州东海,到扬州庐江,浩浩荡荡的一场调遣,成为了今年最为瞩目的大事。

很多年轻人都辞去了因家族需求而占据的官吏,有的结伴往南,有的则是居家听取消息,他们想亲历这一场变革。

这种渴望,已经超过了家族对官吏身份的需求,所以掀起了一股风潮。

也因此颍川县、乡等很多原本属于士族的吏员、官员位置便空缺了出来,曹操引用当初的影子储备之法,推举了自己更熟知的子弟,填补了这些位置。

这样意外的让曹操在今年顺带完成了颍川乃至豫州各处细小脉络的掌控,终于达成了一呼百应举州用命的成就,便如兖州那样。

但奇怪的是,已经没什么成就感了……因为他本来已不怎么看重豫州,而更看重冀州邺城,可偏偏不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