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雨尽天明
“现在你可以为太子辩言了!”
外间是风狂雨骤,电光驰掣,武英殿中寒意森然。
李显穆向着被纱幔所拦的殿外瞧了一眼,但见雨势连绵,接天连地,毫无停止之机。
天光不明,大日未见,唯有层层黑云居于天上。
“臣李显穆叩见陛下。”
“数日前所传奏章,其条条为虚,列列为假,不足以采信,皆荒谬之言也,皆奸邪之言也,皆徒为天下人笑之言也。”
气氛凝滞的殿中,李显穆堂皇而道。
他一上来便将奏章中所呈全部打倒,这便是要大胜而胜,一点儿攻讦太子的机会都不给敌人留下。伏在地上的朱高炽仿佛腰间渐渐产生了力量,有人扶着他的腰胆,于是他缓缓抬起了头,只见李显穆面容肃然,如山之重,如铁之坚,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势。
皇帝在上靠着皇位,微微眯着眼,没有说话。
“表弟说笑了,妖术之事遍及大明,你说是假便是假吗?睁着眼睛说瞎话,表弟可真是装糊涂的高手,但若要以为,能以此便为太子殿下脱罪,那可真是荒谬绝伦了。”
汉王自然不会让李显穆如此轻易为太子辩言,妖术之事,乃是事实,他不相信李显穆能堂而皇之的将这件事压下去。
那岂不是有颠倒黑白之能?
李显穆并没有回应汉王的问话,而是自顾自说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皆不缺乏巫蛊妖术之事,陛下难道忘记了让汉朝陷入衰落的巫蛊之祸吗?”
在中国古代,秦皇汉武都是名声非常差的皇帝,李显穆说出此事,顿时让殿中众人色变。
外间一传来几声轰隆雷鸣,雨势愈急,雨声欲大,仿佛是对他此言的应和。
汉王更是仿佛抓住了李显目的痛脚,厉声呵斥的道,“李显目你狂悖犯上,岂可将我朝圣上与汉武那等暴君相提并论,你是何居心!!”
朱棣依旧循迹于皇位之上,面不改色,既不曾被汉王的挑拨离间而激怒,也不曾对巫蛊之事有何动容,他又如何不知巫蛊之祸呢?
在发动此事前他自然是想过的。
皇帝不曾有反应,李显穆依旧无视汉王所言,“汉武帝时,卫太子剧深陷巫蛊之事,最终导致被冤杀,此史书所载,汉武帝被妖邪之人所蛊惑,即江充、苏文等人,至晚年时,汉武帝幡然悔悟,方知太子乃是被人所构陷,悔之晚矣,立思子宫。
汉武帝那等暴君晚年亦曾幡然悔悟,知晓巫蛊之事,不过子虚乌有,我朝圣上神明天纵,实乃世上第一等圣君,自然是会胜过汉武帝百倍,是以当在巫蛊之事,先发之时,便将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扼杀于摇篮之中!
纵然无臣,陛下亦必将识破妖术之事的可笑与荒谬。”
汉武帝都能认识到巫蛊之错的荒谬,陛下你比汉武帝强了一百倍,总不能连汉武帝也不如吧。汉王和赵王闻言愕然,万万没想到李显穆竟能从这种角度为太子开脱,实在是巧辩之才,令人震撼。这下就连皇帝都笑了起来,但他的笑声中却没有几丝喜色,只是凉凉的问道:“若是朕今日非要追究妖术之事,那朕便是汉武帝那样的暴君了?”
“妖术之事与巫蛊之事岂能相提并论,一者纯属子虚乌有,一者乃发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其事不同,其势亦不同!”
汉王见到皇帝对李显穆此言并不赞同,连忙欣喜接话,给李显穆添堵,施加压力。
方才之言没有奏效吗?
李显穆扪心自问,不!
一定是奏效了,只是还不够。
“臣不敢胁迫君上,能让君上改变心中所想的,不是臣的言辞,而是天下之间的道理。”
对皇帝之言,李显穆并不气馁,若皇帝如此容易被说服,那便没有今日之事了。
“妖术之事,巫蛊之事,无论其源起于何,其之所以能每每掀起大案、冤案、血案,核心皆在于世人以为真,认为能有害于圣体!
臣却认为这便是最荒谬之事。
这世上当真有妖术吗?这世上当真有巫蛊吗?这世上当真能有邪法而害圣上吗!”
李显穆的声音渐次高起来,殿外的雷声也愈发激烈交织。
“容臣斗胆一问,陛下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吗?”
李显穆一言既出,殿中沉寂。
目光中所投来的不是恐慌,而是茫然,不明白他为何会问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
皇帝是神吗?
对大明的普通百姓来说,一直以来的宣传中,皇帝是天子,天,便是至高神,身为天子,那当然是神。不仅皇帝是神,在封建时代的主流宣传中,文臣武将皆是天上神灵所化,考中举人进士,便被称为文曲星下凡,能成为贵族,皆是天上的星辰下凡辅佐,最出名的便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薛仁贵。水浒传的话本中,梁山好汉皆是天上魔星,隋唐演义的话本中,十八条好汉皆是金翅大鹏这等神魔之种可身为帝国最高的统治阶级,他们都知道那些东西是骗人的,只能对老百姓说,如果在互相面前说,不过是引人发笑而已。
皇帝也是凡人,会生老病死。
朱棣从不认为自己是神,所以他很是平静的说道,“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