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205~206:元婴寿元,血炼针剑,拜山玄霄(二合一求订)
无上洞天深处,一间幽暗的密室中。
赵无羁一挥衣袖,四周灯盏泛起涟漪般的清光,将室内照得似星光湛湛,映出柏成觞的身影。“道友问七霞门?”
对面柏成觞腹部的“肿瘤”突然蠕动,传出星河道人沙哑的嗤笑:“老夫纵横北域数百年,还从未听过什么七霞门。
倒是距今三百五十年前,淮海夷州附近有个七霞谷. . .”
肿瘤表面浮现一张虚幻老脸,皱纹间夹着几分追忆:“那谷主是个金丹初期的小辈,自号霞光老祖。当年老夫去淮海采药准备对抗末法劫难时,那小子还跪在云舟外求老夫指点。”
“七霞谷?”
赵无羁眸光微动,“此人可还活着?”
“活着?”
星河道人像是听到什么笑话:“金丹寿元至多五百载,那小子资质平平,能活过四百岁,都算他祖坟冒青烟!
就算至今还活着,也是阳寿无多,垂死挣扎,抱着四级灵脉怕是连出门都是不敢. ..”“哦?”
赵无羁听完讲述,心中暗自思忖。
若是如此,这七霞门在未来倒也是个不错的资源。
他只需等那金丹老怪死去,就可以去接手那七霞门的四级灵脉资源。
当然,前提是七霞门不会在这些年再冒出其他金丹,亦或已经被其他的强大势力盯上。
“那金丹老怪,在灵气昌盛时修炼到金丹,哪怕资质卓绝,也耗费了至少百年时间,如今最多还剩下十多年阳寿.”
“看来得通过玄霄洞天试探试探 . ....就算出了什么事,那也是天南老祖干的,与我赵无羁无关。”赵无羁沉吟片刻,又继续询问元婴修士的寿元。
星河道人心生奇异,暗道这老怪怎会问这种常识问题。
不过想到他自身的状况,他又颇为理解,当即叹息道。
“元婴真君,据传寿元可达两千载,但具体如何……老夫亦不敢断言。看来道友对此也颇为困惑。”“老夫生于北宋战乱之时,修行之路颇为坎坷。所幸那时天地灵气虽已开始衰退,却还未至末法之世。加之老夫身具紫光灵资,得玄天宗垂青,收为真传。”
说到此处,他语气中透出一丝自得:
“须知纵是中州之地,人杰地灵,十数亿人口中,每个时代能涌现的紫光灵资者,也不过寥寥数千,堪称数十万中挑一。
即便是那些顶尖大派,一个时代能招揽上百紫光灵资修士,便已算香火鼎盛……”
正侃侃而谈间,他忽然意识到赵无羁这等老怪,资质想必也不差,自己倒有些班门弄斧了。当即讪讪一笑:
“当然,资质归资质,成就归成就。
老夫仰仗玄天宗五级灵脉,仅用三百余年,便在明初证道元婴。
又过百年,在愈发恶劣的天地环境中,艰难晋升元婴中期。
这般成就,已远超当年不少同资质的师兄弟。”
说到此处,他语气陡然低沉,带着几分不甘与无奈:
“岂料再过百年,末法大劫彻底降临。
老夫为抵抗灵脉枯竭,折损寿元与修为,最终沦落至此……后来的事,道友也都知晓了。”赵无羁颔首之余,暗暗心惊,“这星河道人如此算来,距今已活了八百多年,他曾说还有百年余寿,看来也是感应到了天命将至。
那么是在抵抗灵脉枯竭时,这是损了近千年寿啊,连境界都跌落了....”
“道友应该是比老夫要年长吧?不知道友是何时之人?”
星河道人试探问询。
他暗自猜测,赵无羁极可能是西晋时期的老怪,在唐朝灵气鼎盛时证道元婴,否则怎会有如此深厚的底蕴?
赵无羁淡淡道:“本座曾将自己封印于灵脉之下,沉眠许久,近来才苏醒,对过往之事多有遗忘,这才需向星河道友请教。”
“自我封印于灵脉之下?!”星河道人元神一震,心中骇然。
这的确是上古修士的延命手段,但风险极大!
因灵脉之地,向来是修士必夺之地。
自我封印在灵脉之下,有极大可能被后人给挖出来或是发现惊扰,提前苏醒,那便是功亏一篑。“道友既是北宋之人,应该也听闻过黄裳此人?”
这时,赵无羁突然发问。
星河道人一怔,肃然起敬道,“黄裳前辈?道友竞也知晓此人?
不错,此人乃北宋徽宗时期的道门巨擘,据说早在唐朝末年便已凝结元婴!”
他声音低沉:“老夫年少时,曾听玄天宗祖师提及,这黄裳前辈以《万寿道藏》为基,融汇道魔两家之长。
其修为通天彻地,甚至能借内丹之术逆转阴阳,延年益寿..”
星河道人忽然苦笑一声:“不过自北宋末年,便再未听闻这前辈的消息。
有人说他因参悟天道遭劫,也有人说他早已寻得秘境避劫. .. .
如今看来,这位前辈只怕是预感到末法将至,提前遁世了。”
“遁世是遁世了,只是修为也已跌落到元婴以下了。”赵无羁心中暗道。
星河道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似这等人物,若真能活到今日,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