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回归2
七月初三,天京东郊旌旗蔽日。
朝阳门外十里亭至官道两侧,早已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京营精锐甲胄鲜明,沿路肃立,隔开翘首企盼的百姓人潮。
辰时正,景阳钟鸣九响。
庆帝九龙金辇出正阳门,文武百官蟒袍玉带随行其后。仪仗煊赫,却比当年辽东大捷迎候时少了几分刻意的张扬,多了几分沉稳的威仪。
御驾停驻十里亭。庆帝未下辇,只静坐辇中,十二旒玉藻垂下,遮住深邃目光。
太子率宗室亲王、勋贵重臣列于亭外。贾敬站在文官队列前端,眼观鼻鼻观心。贾政、贾赦等贾府男丁位列后方,皆是屏息静气。
应对这一场景,人群百姓倒是无所谓,反而议论声嗡嗡不绝。
“瞅这阵仗!跟上回辽国公平定辽东回来时差不离!”一个裹着头巾的老汉踮脚张望。
旁边的人接话“可不说呢!那回陛下亲自出城相迎,当场就封了国公爷!这回不知”
一个穿着体面的绸缎商摇头打断“这回怕是不能够喽。我听说啊——”他压低声音,左右看看,“陛下早有旨意,今日只献俘,不论封赏。”
众人顿时哗然。
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疑惑“为何?辽国公这可是灭国之功啊!”
绸缎商捋须,露出几分知情人的得意“我内弟的在礼部当差,听说太庙那头早就预备下了,洒扫庭除,布置祭器,忙活了好几日。陛下圣意,是要先告祖宗,再议功勋。”
另一个挑担的小贩插嘴“这也忒国公爷立这般大功,难道还”
话未说完,就被一个瘦高男子打断
“你懂什么!这才是正经规矩!功是功,赏是赏,哪有在城外就封赏的道理?上回那是”他忽然收声,含糊道,“总之今日不同往日。”
旁边几人一听,好奇心更盛,纷纷围拢过来追问
“怎么个不同法?老哥你倒是说说呀!”
“对呀对呀,这卖的是什么关子?”
“上次那是怎的?这次又为何不同?”
那瘦高男子面对众人连珠炮似的追问,反而紧紧闭上了嘴,连连摆手,面色也有些发紧,心中暗骂自己一句
糊涂!差点失言!
上次那是陛下需借辽国公大胜之威,于万民面前重振君威,更是为了敲打那位在宁寿宫里的太上皇及其一脉。如今时移世易,陛下权位早已稳固,那位更是唉,此等关乎天家与朝局的隐秘,岂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市井之中随意议论的?
心里想的这些话,是万万不可能说出口的。
于是他只是板起脸,故作高深地摇摇头
“去去去,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该打听的少问!皇家恩典,自有圣裁,岂是我等小民能妄加揣测的!”
“切~~”
众人将他如此,反而不屑了起来,而后各自散开!
人群中有几个消息灵通的彼此交换眼色,一个低声对同伴道“听说宫里那位身子不大好了。陛下这些日子常往宁寿宫去,怕是”
同伴急忙拽他袖子“慎言!这也是能浑说的?”
正在这时,忽听远处马蹄声如闷雷滚来。有人惊呼“来了!大军来了!”
所有议论霎时止歇。万人翘首,望向官道尽头。
极远处地平线上,一道黑线缓缓推进。沉闷的脚步声与马蹄声渐次清晰,如同地底涌动的闷雷,震得脚下地面微颤。
先是一队玄甲骑兵踏尘而来,掌旗官高擎“贾”字帅旗与“大庆军旗”,血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随后是步兵方阵。玄甲红缨,步调整齐划一,刀枪森然林立。经历战火洗礼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压得围观百姓一时失声。
龙辇之上的庆帝唇角微不可察地一扬。
中军大纛渐近。
“大都督”
熊文龙策马护卫在贾玌身侧,看着身旁大都督一身紫金狻猊吞肩山文甲,头戴凤翅兜鍪的英武侧影,又望了望远处旌旗下的御辇与十里亭,不禁带着几分怀念开口
“今日这场面,可真是似曾相识啊。”
贾玌闻言,唇角微扬,目光依旧平视前方,并未答话。
一旁的苏瑾言同样望着前方盛大的迎候场面,脸上也浮现缅怀之色,接口道
“是啊,恍如昨日。当年也是在此地,我等收复辽东、犁庭扫穴后凯旋,陛下亲迎,万民欢呼。如今我等踏平倭岛,献俘阙下,亦是如此盛况。今日场景,何其相似!”
贾玌依旧沉默,只是轻轻一夹马腹,催动战马略微提速,
熊文龙苏瑾言二人对视一眼,而后相视而笑,也提速跟上。
“止!”
令下如山。
万千脚步轰然顿住,扬尘缓缓沉降。
贾玌翻身下马,按剑行至御辇前十步,抱拳行礼
“臣,贾玌——奉旨东征,荡平倭岛,今已功成。献俘阙下,谨奏陛下!”
声音清越,穿透旷野。
庆帝看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却锐气不减的爱将,看着他甲胄上尚未完全拂去的征尘,目光在他比登船出征时更显坚毅的面容上停留一瞬,眼底闪过一丝动容。
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