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老家
六月的秦省,已经进入了夏季,但天气并不算炎热。
线路车出了周至,向着佛坪而行,在108国道上慢悠悠的开着。
两旁的山岭之上郁郁葱葱,树木苍翠。
大学毕业之后,李启文还是第一次在夏天回老家。
在外打拼多年,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看看。
而且每次也只能待几天,就得匆匆赶回杭城。
但这次回老家,他一时半会,是不打算离开了。
靠着车窗,李启文看着窗外的景色,思绪飘飞。
他刚毕业,进入设计公司的时候,也是热情洋溢,干劲满满。
可他累死累活的加班,拼命工作,工资的涨幅却根本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埋头苦干了五六年,他只攒了不到三十万,连买房的首付都不够。
钱没挣到多少,他的身体情况也变差了。
工作几年来,他胖了小二十斤,体检时医生说是压力肥。
此外他还查出了脂肪肝,各项指标也有不少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想当年在学生时代,他虽然算不上什么班草校草,但因为篮球打得好,也被不少女孩子暗恋,还被表白过几次。
可他一直记得老爸说过的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他不想耍流氓,也没办法确定对方是不是想耍流氓,所以一直没谈过恋爱。
但工作几年之后,他岁数渐渐大了,婚姻大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他开始试着接触一些异性,公司的要好同事,也帮他介绍过几个。
然而在简单了解了下彼此的情况后,就都无疾而终了。
在接触的过程中,所有的相亲对象,无一例外,都提出要在杭城买车买房,还要有一笔数目不小的彩礼。
老爸老妈都很支持他,在电话里说,不管是买房买车,还是出彩礼,家里都愿意帮他。
可他不想要。
老爸李春明在老家县城七中教书,工资本来就不高。
他教的是语文,也很难像其他科目的老师一样赚补课钱补贴家用。
家里挣钱的主力是老妈,她在七中对面开了家面馆,十几年来,把李启文拉扯长大,供进了大学。
家里的存款,大半都是她一碗面一碗面挣出来的辛苦钱。
李启文心疼父母的辛苦,但更多的是觉得不值。
婚姻大事,为什么谈来谈去,都是在谈钱?
这到底是结婚,还是在买东西?
如果真是两情相悦,再多的钱他也愿意给。
可那些相亲对象,基本都有过感情经历。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这种事早已经不算什么了。
但他在心底,却还是难以接受。
他不明白为什么她们可以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就那么轻易的,把最珍贵的东西交给别人。
然后却理直气壮的要求刚刚认识的相亲对象付出高昂的代价,娶她们过门。
同事说他思想陈旧,笑他幼稚。
可他就是认为,婚姻的基础,应该是感情。
如果感情都不纯粹,那婚姻能牢固么?
然而他也知道,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估计很难找到合适的相亲对象了。
遗憾吗?
或许吧。
他从没有与谁相伴过青春,遇到的也都是爱过别人的人。
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遇春。
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
没人规定,人活一世就必须要结婚。
只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这同样是一种成功。
但他的这个决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老爸老妈的思想都相对传统,尤其是老爸,反对得最强烈。
于是,他就遭受到了来自家里的电话轰炸。
老爸更是每天一个电话,比闹钟都准时。
“咱们老李家可就你这一根独苗了,你是想让咱家绝后?你让我死了怎么去见你爷爷奶奶?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
老爸身为人民教师,还这么老古董,他对此也无可奈何。
不过或许是老爸催得太勤,他灌了太多耳音。
从老爸电话轰炸后不久,他就开始频繁做梦了。
做梦并不奇怪,但他每天都会做同一个梦。
梦里都是同样的场景,他回到了家里的老宅,推门就看到了已经去世的爷爷奶奶。
爷爷在炒制药材,奶奶则在喂鸡,就像小时候那样。
二老看到他回来,开心得不得了,拉着他说个不停。
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他们二老年轻时的事,事无巨细。
而在他们的絮叨中,李启文也仿佛多了两双眼睛,看到了爷爷和奶奶的生平。
他看到了爷爷在家中给乡邻亲戚看病抓药的情景,也看到了奶奶和太奶学做臊子面的经历。
他清晰的记得爷爷抓的是什么药,还记得药方中不同药材的药性和配伍原理。
他也记得奶奶炒臊子的步骤,甚至连葱花爆锅时的香气都记得一清二楚。
这个梦他做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他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