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幸福生活从每日情报开始 > 第179章 改进工艺

第179章 改进工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工,”张建国指着图上的一处结构,语气很为难,“您这儿要求的基区宽度才15微米?咱们手上最好的那台小铣床,铣个100微米左右的槽就是极限了。

您这尺……难不成靠手工拿锉刀磨?”旁边的朱永良和熊志鸿也露出同样的表情,觉得这要求太高。李卫东对此早有预料。

他拿出另外几张画好的图纸:“张师傅,普通机床干不了这个精细活。

这是我设计的几个辅助工装一精密定位夹具、刻蚀用的掩模板、还有微型刻蚀探针的方案。麻烦您带着他们俩,先用铣床、车床和手工细活把这套工装做出来。

然后我们用腐蚀液搭配掩膜来控制刻蚀的区域和深度。

借助这个精密工装定位,靠手工精细调节探针的力度和角度也能达到尺寸。

慢点没关系,关键是每一步都要做到位,保证精度!”

张建国拿过工装图仔细看了好一会儿,又对照着李卫东要求的精细结构,心里的顾虑没完全打消,但点点头,开始带着朱永良、熊志鸿动手制作工装。

这是项特别考验耐心和手上功夫的精细活。

三个人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切割、打磨、调平、微调……房间里充斥着金属加工的细微噪音和仪器读数的滴滴声。

汗水顺着他们的额角往下淌。

朱永良因为太紧张,在用微型台钳操作一个关键定位件时手抖了一下,尺寸做大了0.5毫米,差点毁了整个工装!张建国急得脸都青了,朱永良更是吓得脸发白。

李卫东没慌,冷静地说:“别急,朱永良,先歇会儿,喝口水缓缓。

张师傅,这地方我看可以通过加薄垫片来微调一下尺寸补偿,我马上把图纸相关部分改一改,来得及。李卫东没有光指挥,他全程深度参与,尤其亲自动手最关键的操作。

他换上防静电工作服,戴好高倍放大镜,坐到通风柜前。

当处理珍贵的锗片和硅片时,将它们小心固定,再覆盖上自制的光刻掩膜。

接着,他用自制的精细滴管,极其缓慢、极其平稳地将腐蚀液滴在指定区域。

时间一点点过去,李卫东紧盯着显微镜下的变化,身体几乎不动。

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在地板上慢慢移过。

张建国和两个徒弟都围在旁边,大气不敢出,生怕一丝风动影响了腐蚀。

深度必须精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每一次液滴落下,材料的每一点细微变化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李卫东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但他握着滴管的手稳得出奇。

腐蚀完成后的清洗步骤,以及之后的掺杂和合金烧结工艺,同样容不得一丝马虎。

李卫东亲自调整各类化学试剂的配比,精确控制烧结炉的升温曲线和保温时间。

张建国负责那更困难的微型封装一要在放大镜下,用几乎看不见的金线,把比米粒还小的管芯焊接到更小的电极引线上。

这需要超常的耐心和异常稳当的手艺。

即便是张建国这样的老师傅,也焊断了好几次金线,或者焊点不够理想,只能返工。

每一次失败都耗掉时间,也增加着无形的压力。

几个人埋头苦干了大半天,午饭也就是匆匆吃了两口食堂送来的馒头就咸菜,都已经累得够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一一进行集成基板(那块上面有多个晶体管的小板子)的回流焊焊接。

就在焊接进行中,突然“滋”的一声轻响,一小股青烟冒了出来!

“坏了!”张建国脸色立刻变了,失声喊道。

只见焊点区域,一小片地方的焊锡在高温下不受控制地蔓延流淌,形成了不该有的“锡桥”(连接两个点导致短路),同时旁边一个地方焊锡爆开溅射(形成锡珠),也造成了短路。

瞬间的短路电流直接烧毁了两个刚刚焊上去的、极其宝贵的晶体管!

工作间里的空气仿佛僵住了。

浓重的焊锡焦糊味弥漫开来,夹杂着挫败感。

朱永良和熊志鸿手足无措。

张建国看着被烧坏的地方,心里又懊悔又沮丧一一大半天的辛苦,眼看就要有进展了,却因为一个焊接工艺参数的微小偏差,全毁了!

他深深自责:要是刚才不着急提速,没自作主张调高了回流焊的温升曲线(李卫东原本建议保守稳妥为先),会不会就不会出这事?

“………是我的错……”张建国声音低沉沙哑,语气无比沉重。

李卫东的心也猛地往下一沉,那感觉就像精心设计的东西眼看着就要毁掉。

他立刻切断了电源,但已经晚了。

他凑近仔细检查那片区域,眉头紧锁。

沉默了片刻,他脑子里迅速分析烟雾形态和残留物。

张建国等着他开口,以为会是严厉的批评。

然而,李卫东抬起头,表情虽然凝重,却没有指责的意思,反而非常冷静地分析:“不太对劲。这烟的颜色和冒出的速度……短路肯定发生了,但可能还有别的问题。

张师傅别着急,大家先别动设备。

朱永良,把刚才焊接过程的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