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你怎么就不敢跟百姓干一架呢?扶苏的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萧何的声音压低了些许:“这只是萧某偶然所得的一个想法,尚未来得及细想,也尚未推敲。”“今日之后,萧某亦不会承认这番话乃是萧某所言。”
“诸位若是想听,随意听听便是,无须在意。”
萧何疯狂为自己叠甲,但萧何越是这么说,明苛等人越是来了精神,纷纷凑近萧何侧耳倾听。迎着众人期待的注视,萧何声音愈低:“秦灭六国、并天下后,关中民怨沸腾、关东民心不附。”“始皇帝屡做退让,非但未能收关东豪强、故六国遗民之心,反倒导致关东万民恨秦愈深,关东自上而下尽皆将秦国视作敌国,将秦廷视作敌人,反秦之心愈盛!”
“始皇帝尚在时,始皇帝之威还能略略压制反意,但当始皇帝驾崩、胡亥作乱,此弊便一朝爆发,关东万民竟是罕有心向秦国者。”
“即便未反之人,也只是畏秦律之威、怀扶苏之德,而非是心向大秦。”
明苛、曹参、雍齿等人都听的连连颔首。
因为沛县从县令到豪强,几乎都有心谋反!
所以他们很清楚,虽然赢政做了很多努力和让步,但其实没什么效果。
至少在沛县,上到县令下到庶民没人念秦廷的好,就算是对秦廷有些好感也不过只是因为尊敬扶苏进而爱屋及乌而已。
倘若秦国二世皇帝不是扶苏,天下间起兵作乱的人至少要多出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到了那时,秦国究竟还能不能平定乱事可就说不准了!
萧何继续说道:“本官窃以为,如今陛下大刀阔斧的改革,便是做出了决断。”
“既然退让和恩宠换不来关东豪强、故六国遗民的支持,那就索性放弃关东豪强和故六国遗民,转而选择让关东庶民支持大秦。”
“如此一来,上、下至少能握住一端,即便关东豪强官吏欲乱,关东庶民也不会随之叛乱,庶民不乱,反贼就不能广得兵马,天下就不会大乱。”
雍齿冷声道:“然,此实乃害百姓之举!”
“就算是仆从果然如萧吏掾所言一般不随吾等作乱,百姓族中亦有子弟,亦可用强权裹挟仆从和庶民作乱!”
“一旦乱起,究竟是陛下妥协还是百姓被灭尚不得而知,但庶民无论如何都会受苦。”
“陛下此策便会成弄巧成拙之策!”
只要再爆发动乱,无论最终谁胜谁负,庶民都注定要饱经磨难!
到了那时,无论扶苏给予庶民何等优待都无法送到庶民手中,艰苦愤恨又愚昧的庶民会被百姓豪强轻易裹挟,推翻施与他们仁善的扶苏!
萧何颔首道:“虽然雍兄所说的可能不大,但却也确实存在。”
“本官窃以为,正因如此,陛下才会令三十六位将军率三万六千老卒奔赴天下,抢在豪强作乱之前先在大秦各地掀起了一场大乱!”
“即便真有百姓作乱,在这场大乱面前也无足痛痒。”
“这场大乱反倒是会让那些被裹挟、威逼的仆从和庶民知,那些欺压他们的百姓也不过尔尔,在陛下面前与庶民无甚区别。”
“届时,或许无须陛下出兵,就会有仆从或庶民取了百姓性命!”
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除非是遭受了切肤之痛,否则人往往会关注更重大更有趣的消息。如此一来,未受苦的庶民无暇在意那些百姓引起的动乱。
至于已受苦的庶民?陛下和其他庶民都已经为你们指明道路了,你怎么就不敢跟百姓干一架呢?雍齿闻言,脸色愈发难看。
雍齿不愿承认萧何所说是对的,但周章就是被其裹挟的庶民所杀!
而彼时,扶苏可还没掀起这场庶民对权贵的审判呢!
萧何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只要奔赴各地的将军们稍做引导,关东万民便会以为他们之所以吃不饱穿不暖都是豪强之过,他们的家眷之所以会战死都是故六国王室之过,秦得天下乃是天命所归,六国抵抗才是逆天而行。”
“直至大秦得天下、陛下惩奸邪,庶民才终能得太平、得青天、得饱暖!”
“万民之苦,皆归咎于故六国遗民和豪强。”
“万民之幸,皆归恩于大秦和陛下。”
“而在免赋一年、减免税赋役等仁政一同施展的情况下,往后几年天下万民的日子定会日胜一日,又能进一步证明这般想法!”
明苛一拍大腿恍然道:“怨恨难消、堵不如疏。”
“所以陛下便不再厚待豪强百姓,反倒是将他们化作靶,引导万民将怨恨尽数倾泻在豪强百姓身上?!”
“只要万民将心头怨恨尽数倾泻,自然就不会再怨恨大秦、对大秦心存反意。”
“反倒是会因为过上了好日子而愈发心向大秦。”
“从今往后,故六国遗民、豪强百姓或许会愈发坚决的复国。”
“但遭受过庶民报复的他们已经无力再战,甚至可能已经全族皆没,即便偶有遗孤幸存,庶民也不会再愿意追随他们。”
“如此,天下可安矣!”
萧何笑而颔首,又摇了摇头道:“县令所言甚是,却还不止如此。”
“莫要忘了,陛下正在从根本处修改大秦的治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