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力出奇迹
“主君,这…”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诸位近臣也琢磨不定。
“回去再说。”
夏衍却不欲做过多解释。
赵玄只是恰逢其会,成了他立威的棋子。
从修为突破到搬血境,剑九重返第四境时,夏衍就已经在谋划此事了。
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立威目的有四。
一是树立在封地,尤其是在宁城的封君权威。
虽说宁城人口以农奴工匠为主,但要让这些领民安心,甚至于死心塌地追随于他,就必须表现出与之相当的潜力。
而非之前的废柴人设。
夏衍希望领民追随于他,是因为跟着他能看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非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出身和封君身份。
身份是别人给的,实力才是自己的。
至于说这么做会暴露,引起敌人忌惮,夏衍也有考量。
身为封君。
说话做事须得堂皇正大,多用阳谋,一直藏头露尾是不成的。
气质不符。
哪怕是在雍城,夏衍从头到尾都没刻意隐瞒过自身修为。
只是那些人视而不见罢了。
又因着是自爆,夏衍暴露的,也只是他想暴露的。
截天术、景云钟、玉柄铁剑以及剑九等真正底牌,依旧无人知晓。
如果敌人仅以搬血境来评估他,届时就会知道什么叫惊喜。
二当然还是威慑本郡土著。
如果说攻灭瓦岗寨是第一波威慑,镇压赵玄就是第二波。
最终目的便是要让商路畅通。
任何胆敢洗劫宁城商队的匪寇,都要好好掂量一下自身实力。
以免招致灭门之祸。
事实证明,想要狐假虎威,无论是借黑羽营的势,还是寄希望于驻守葛阳县的所谓盟友虎啸寨,都是不靠谱的。
自身拳头硬,才是真的硬。
三则是震慑国都雍城。
王家已经是死敌,彼此算计也就罢了。
宋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却是让夏衍动了真怒。
铁了心要拿赵玄这个宋家门客立威,狠狠打宋家一个嘴巴子。
别以为有国太夫人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
他可不吃这一套。
当然威慑宋家只是顺带,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向老登以及其他勋贵证明宁城的价值,以换取雍国更大力度的支持。
之前宫里送的就藩物资,只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照。
属于一次性补偿。
夏衍想要的,是向老登证明,他不仅有能力在宁城站稳脚跟,不远的将来,还有能力收复全郡,彻底在东荒站稳脚跟。
未来甚至可以开疆拓土。
对于这么一位极具潜力的封疆大吏,宫里之前给予的物资、人口等扶持,那当然就不够看了。
得加钱!
后续无论是招揽人才,还是鼓励商人来宁城投资,都需要国朝配合。
不亮出点本事又怎么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还是为可能到来的难民潮做准备。
就算夏衍推断没错,雍国会因国运衰退而爆发天灾人祸,继而导致难民横行,那那些难民凭什么千里迢迢来宁城?
好死不如赖活着。
倘若宁城不表现出可庇护旗下子民的实力,即便是无家可归的难民,也宁愿在雍国境内乞讨,而非跑来宁城送死。
只有提前打响宁城在雍国民间的名头,才能吸引难民来投。
所以才说夏衍早有预谋,赵玄不过是撞枪口上了。
赵玄十恶不赦吗?
那当然没有。
他只是做了一个门客该做的,同时又低估了夏衍实力,仅此而已。
但做错了事就要付出代价。
野心勃勃的夏衍,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黑羽营,他更希望利用打倒赵玄的契机,跟黑羽营达成更深入的合作。
剿灭瓦岗寨的巨大收益,已经让夏衍尝到了甜头。
什么宫里的赏赐。
跟剿灭一座匪寨获得的巨大收益相比,根本就无足轻重。
对黑水商社的算计,仅此一次。
凭巡防营的实力又没法在乾宁郡大杀四方,夏衍自然而然就将主意打到了黑羽营身上。
契机已经给了。
接下来就看北中郎将白山,能否跟他心意相通了。
………
回到封君府,夏衍并不急着跟几位近臣摊牌。
他们现在也不得空。
封地一下来了三万多人,还有海量物资,安置工作就够忙活一阵了。
“郎君!”
才刚进入后宅,可儿、如意就都迎了上来。
眼睛红红的。
夏衍随军出征,她们本就担惊受怕,又发生了匪寇洗劫之事。
就更担心夏衍安危。
“没事了。”
两女却是不放心,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
这才放夏衍离开。
回到正院,由霁月伺候着沐浴更衣,洗去一身风尘。
整个人都变得清爽起来。
“主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