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417章 神策军为了许靖央示威?

第417章 神策军为了许靖央示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上接到了边关的快报。

原来是韩豹带兵演练的时候,不慎从马背上摔落,腿伤得很严重。

为此,他特书辞呈一封,命人快快送回京城,向皇上说明原因,请皇上准他辞官。

恰好太子就在身旁,皇帝将折子扔给太子。

“如此凑巧的时机,韩豹摔断了腿,未免可笑。”

太子看完奏章,面色温润,眼神却藏锋利“只怕,是故意示威给父皇看,逼父皇向许靖央妥协。”

皇帝冷嗤“真是笑话,这帮人实在托大,难道他们以为,大燕是神策军的了?敢以这个方式同朕叫板,正好,朕也省得收拾他们!”

太子作揖拱手“父皇,这种风气一定要杜绝,神策军敢替许靖央叫板,无非是以为我们朝中没有能将。”

“去年武举状元关可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家世背景贫苦,只要父皇肯给他上进的机会,他必定会誓死效忠。”

皇帝心想,那倒是比许靖央更好掌控。

不过边关一事,不能随便放给一个新人,以免震慑不住。

皇帝准了韩豹的辞呈,随后便以“精简军制、裁汰冗员”为由,下令削减军中将士。

首当其冲的就是神策军。

雷川被冠上了苛刻待军的名义,调任太仆寺厩牧署副监。

这从统领千军的将领到只管马匹饲养的闲差,无异于当众折辱。

紧接着,神策军六名精锐营尉亦遭罢免,短短半个月内,被罢免或被调任的神策军将领多达三十人。

一时间朝中武将人心惶惶。

太子趁机进言,提议拆分神策军。

皇帝应允,遂将神策军精锐一分为三。

一部并入边关军,以维持战力部署,另一部划归去南疆,震慑当地水匪等势力。

但更多的则被随意安置,或调往闲散衙门,或遣至无关紧要的边陲之地。

除了神策军中不少将领遭到贬谪,连萧贺夜的破虏军也没有幸免。

皇帝大刀阔斧制定的“精简军制”的规则,勒令兵部照规执行,平王抓住此机,将萧贺夜的破虏军以“每营超过六百卒”为由,削减了他们的军费用度。

萧贺夜岂会坐以待毙?当即以监管吏部之权,接连以贪污罪名,罢黜平王党羽数人,或贬谪边远,或革职查办。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两派角力之势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风波中,太子与长公主一党借势扩张,暗中布局。

短短月余,边关要隘已有十余名太子的心腹将领走马上任,明为戍边,实为揽权。

兵部调令雪片般飞往各州郡,东宫势力如藤蔓般在军中蔓延。

趁此时机,萧贺夜没有忘记之前答应许靖央的事,他以修缮长城为由,将不少被放逐边远之地的神策军召了回来,在破虏军里给了他们一席之地。

暗骑卫向许靖央汇报的时候,正说到了朝中的情况。

“……朝堂上各王打得火热,唯独魏王殿下置身事外,终日督造长城,听说他粗衣简食,与工匠同卧起,皇上曾两次传召,都被他以‘筑城事大,不敢擅离’为由婉拒。”

许靖央挑眉“魏王倒是学聪明了,恐怕身边有人指点。”

不过,萧贺夜与平王这般明火执仗的对峙争斗,许靖央总觉得不像萧贺夜的风格。

但他二人本就有利益冲突,故而会有争斗,也在所难免。

暗骑卫说“还有一事,南边暗线传来消息,不久之前有皇宫暗卫前往封地,皇上要召景王回京。”

景王是皇帝最小的儿子,才十七岁,生母是淑妃。

淑妃在后宫一直不怎么起眼,出身文人世家的她不争不抢,景王刚出生时身体不好,太医建议他去温暖多春的地方休养,故而在景王六岁的时候,就被皇帝送到了南边封地。

这么多年没有让他回来一次,现在却忽而召他回京。

许靖央垂着冷眸“皇上是嫌朝局还不够乱。”

在他心中,根本没有完美的儿子,只想不断利用他们相互制衡,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许靖央沉吟片刻,抿了抿唇。

“太子那么想表现,就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主帅的意思是?”

“景王从大理回京,路途迢迢,出些意外也正常,我记得大理回京的路上,要经过孟州,而孟州太守是太子亲信,前几年因为科举舞弊案被牵连,从而放官。”

许靖央手执白棋,将黑棋吃走几颗,淡淡说“找人将景王逼进孟州去求助,太子现在急切地想要表孝心,定会有所行动,但记住,我不要景王的命,吓唬他一下便是。”

暗骑卫拱手“卑职明白了。”

御书房里。

陇西郡王被大太监引入内殿。

“末将见过皇上,”陇西郡王威严的面孔上,神色肃杀,“还请皇上收回罢免神策军雷将军的成命,并恢复其余营尉的官职,此时大战刚定,神策军是边关维稳的基石,皇上万万动不得!”

皇帝皱眉。

这些天,劝说的话,他也听得够多了。

这些人一个二个,都将神策军看得如此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