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文豪 > 第264章 盐铁司的任职邀请

第264章 盐铁司的任职邀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给你说个好消息,清井监那摊子烂事,总算收拾出个模样了!”

范祥点了点那份“唷井监盐法新规”的卷宗,示意陆北顾先看这个。

“依你当日所见之弊,参照西北盐钞法之成例,如今清井监已建立“折博务’,专司盐课,以盐钞直付灶丁工钱,允其兑换钱粮布帛乃至铁器耕牛,更严令禁止任何克扣加耗。”

“至于王逵等蠹虫已被锁拿下狱,其罪证确凿,不日将依律严惩,以儆效尤!”

陆北顾飞速地浏览着,果然如范祥所言。

他不禁由衷赞道:“此乃滴井灶丁之福,范公雷霆手段,学生钦佩!此法若行之有效,当可为天下盐监之范!”

清井监是川南最大的盐监,范祥整顿川南盐法,不仅仅是解决了清井监一地的问题,更是为整个川南的其他盐监树立了一个新的、相对公平的运营范式。

毕竟,西南局势之所以经常反复,归根到底,就是很多基层官吏根本就不把僚人当人,只顾着最大化地在任期内榨取利益。

“福祸相依,尚需时日验证其效。”

范祥摆摆手,神色严肃起来说道:“唷井监不过冰山一角,张相公与某此番入三司,肩上担子,重逾千钧。”

他看向张方平。

除了这唯一的好消息,剩下全是坏消息了。

张方平脸上那点笑意也敛去了:“有些东西看卷宗看不出来,陆北顾,你是懂经济的,你猜猜如今三司府库是何等光景?”

不等陆北顾回答,张方平沉声道:“西北岁费,以及全国粮秣钱帛等养兵之费,仅这一头,府库便十去七八。而河北、河东诸路,自庆历以来,连年备边,地方民力财力均已空竭,至于去岁六塔河决堤,更是耗费钱粮数百万用来救灾,府库可谓是雪上加· . . 加之冗官、冗费,朝廷岁入,入不敷出久矣!去岁结余,已是负数,寅吃卯粮,捉襟见肘。”

气氛因张方平的话语,而变得有些沉重。

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帝国财政濒临崩溃边缘的险境。

陆北顾虽知大宋财政艰难,但亲耳从新任三司使口中听到如此具体的困境,依然感到心头震动。“这便是为何,张相公与我,必欲整顿盐法,将其置于首要!”

范祥说的很直白:“盐法的事情,你在四川便有所建言,你也清楚,盐利,乃天下财赋之巨擘!川盐若能如西北盐钞法一般,革除积弊,统一规制,使其流通顺畅,不仅可解灶丁之苦,更能为朝廷聚敛巨利,缓此燃眉之急!所以我和张相公才会如此重视你的建议。”

“你昔日所提“川关盐钞法’之构想,核心便是打破地域藩篱,以盐钞为枢纽,联通东南钱帛、蜀中铁钱、西北粮草。此中精义,正与我欲“贯通天下盐利’之思暗合。”

“正是此意。”张方平接口道,“清井监之改,便是整顿全国盐政的试验田!下一步,盐铁司的重中之重,便是梳理全国盐引、盐课之制,厘清各盐区之权责与利益,力求盐利归公,减少中间盘剥与损耗。”范祥顿了顿,忽然对陆北顾说道。

“我觉得庙堂之上,此等实务,方是你真正施展抱负之地。”

他看着陆北顾,眼中带着期许:“若是明年能金榜题名,来我盐铁司,随我整顿盐法,如何?”干实事出成绩,当然比在馆阁修史晋升来得快。

而范祥,也已经是第二次提这件事情了,显然现在他手下缺少能干实事的心腹。

陆北顾倒是没什么抗拒,只是说道:“若是能中进士,学生自然愿意。”

“那就好,现在三司缺能臣啊... .”

范祥的哀叹,让张方平面色也有些难看,他冷哼了一声道:“三司确实缺能臣!现在确实都是一群尸位素餐之徒!晋公,你可知如今东京存粮几何?马料又几何?”

“度支司的事情我怎知道?”范祥反问道。

张方平心里大约确实是有火,竟是猛地拍了桌子一巴掌:“我上次执掌三司时,东京尚有三年存粮,马料倍之,足可供六年之用!如今呢?马料仅够一年支用,存粮也减半矣!真不知道这些人都干什么吃的!酒囊饭袋!蠢材蠹虫!”

骂的有点脏,陆北顾也正好看到了那封《论汴河漕运疏》。

“京师,古之陈留,四战之地,无山河之险可凭,惟赖重兵立国!兵恃粮,粮恃漕!汴河,乃我朝命脉所系,通江淮,利南海!天圣之前,岁调民夫浚之,故「河行地中’,畅通无阻!”

“可自我走后,三司那些浅妄之辈争以减费省役为功,竟敢从这上面节流!致使汴河日渐淤塞!如今如何?”

张方平站起身,走到窗边猛地推开一丝缝隙,寒风裹着雪花卷入。

“如今是需“仰头望河’!河床淤高,已成悬河之势,非复祖宗旧貌!此乃心腹大患!一旦汛期失控,或漕运断绝,京师百万军民,何以自存?西北数十万将士,粮秣何以为继?!”

张方平很愤怒,几乎是不加掩饰的愤怒。

他的愤怒也很有道理。

张方平上次离任的时候,留下的是一份极其厚实的家底,而他现在回来,接手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