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紫微帝星,儒家八君
中州道,地处于圣州中心位置,乃是整个圣武帝国最富庶的道,就算是圣武帝国的帝都也坐落在中州。在中州道拥有两个皇帝,一明一暗,明皇帝自然就是当今圣帝,此人年方二九,刚刚亲政,但是其英明神武,才刚亲政就提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新政策,颇得民心。
至于中州的暗皇帝自然就是铁家了。
铁家就是跟随着圣太祖的五个家族之一,也正是当时的铁家家主用自己儿子的命换了圣太祖一命。圣太祖虽然有玄命之风,不过他确是个喜欢感情用事的存在,为了报答铁家的救命之恩,他对铁家不但比其他的四家更加优待,而且还直接封了圣武帝国唯一的一个异姓王出去。
虽然这个异姓王只是郡王,但是这等优待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凭借着圣太祖的信任,铁家在最开始积累了十分恐怖的底蕴和力量,所以哪怕后面他们家族和后来的圣帝出了嫌隙,后来的圣帝也发现自己竞然已经无法动他们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五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圣帝联合七姓想要拔除五望也会元气大伤,更可怜七姓也从来不是老实的存在。
所以在那代圣帝之后,历代圣帝都在寻找解决五望七姓的方法,可是他们中成果最大的也只能对五望七姓的实力进行限制,对他们削弱一刀,想要伤他们的根基却是万万不能的。
不过这些做过努力的圣帝不知道的是,很快五望七姓就会分裂了,只不过让他们分裂的代价实在是大了那一代的圣帝雄才大略,他终于找到了五望七姓的弱点,他通过战争将兵权逐渐的抓在了手中,并且提拔一些军中人才,让这些军中人才来到朝廷稀释掉五望七姓在朝中的优势,并且发布政策,用钝刀子割肉的方式一点点的将五望七姓的力量削弱。
就在七姓已经扛不住即将服软的时候,这任圣帝却突然壮年而崩,享年39岁。
对此皇室自然是不千了,五望七姓虽然厉害,但是这圣武帝国最强的家族却永远是皇家,对于这代圣帝的死,皇家准备以此为借口解决五望七姓。
只不过这场战斗最终还是没有打起来,因为五望七姓是真的和圣帝的死亡没有关系,对于圣帝的死他们也是一脸懵,在众多神医的检查之下,最终确定这代圣帝就是突然暴毙的。
当然和他们没关系不代表他们安全了,皇家和五望七姓之所以没有打起来的真正原因,还是当时的天魂帝国发动了战争,战争规模空前绝后,这种情况他们自然不能内讧了,只能另立新帝,然后联手对付天魂帝国,而新立的圣帝,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罢了。
本来辅政的是圣武帝国皇室的一群老家伙们,可是这群家伙对于这个位置同样有想法,而且他们的政治手段怎么和五望七姓相提并论?
很快五望七姓就凭借着法度将这群老家伙们搞的死的死,逃的逃,最终朝政终究还是落在了五望七姓的手中。
此时为了一家独大,五望七姓才终于开始内讧了,更加强大的五望先生将七姓排挤在了朝堂外围,随后五望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铁家凭借着微弱的优势获得了胜利,独自占据了朝堂四成的话语权,其次则是李家占据了朝堂的两成,其余四成则是由其他的三家和七姓平分。
就此铁家成为了中州道暗地里的主人,其余五望七姓为了避其锋芒,通通将家族的根基迁出了外地,只有七姓中的两家彻底臣服于铁家,还将家业安置在了中州。
就此,铁家的实力越来越强盛,而圣帝虽然手中还保留着一部分皇室给他争取到的权利,可是他们拿如今的铁家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铁府,一个气势恢宏的府宅,这座府宅就修建在皇宫的附近,论规模甚至不比皇宫差多少,就算是圣武帝国亲王的府宅也无法和其相提并论。
在铁府之内,两人正在席地而坐,其中一人身材修长,面白如玉,体态优雅,如同一位玉面书生。此人乃是铁家家主的二儿子,铁二爷铁中杨。
铁中杨,铁家不出世的天骄,在他出生的时候传闻有龙凤异象,麒麟咆哮,如此动静震惊了半个圣武帝国。
而在异象中出生的铁中扬自然不凡,他三岁认字,四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七岁之时就能和大儒论经,可是在他十岁之后却突然沉寂了起来,直到如今他已经沉寂了十二年之久。
这十二年,他总是深居简出,不讲究丝毫的排场,让大家似乎都已经忘了在铁家还有一个二公子的存在。
可是无论是谁,只要他能见这位二公子一面的话,恐怕都能感觉出这位二公子的不凡,尤其是孟川和荀礼这种级别的人物。
因为这位铁二爷身上的帝气已经浓郁到了一望便知的地步。
不过这位铁二爷,就是紫薇星临凡,乃是当代紫微帝星。
紫薇,斗数之主,帝王象征,有紫薇命格之人,自然是生来不凡。
而这位铁二爷更是紫薇星中的另类,他成而为圣,荣耀十年却突然沉寂,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这位铁二爷一直到三十五岁的时候都一事无成。
而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他却如同流星一般的崛起,将他大哥一脉一扫而空,两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