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 第36章 于谦:请陛下立祁王为太子

第36章 于谦:请陛下立祁王为太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谦不可能对夺门之变毫无所知。

但是他却没有能力阻止。

文武百官现在都很清楚,朱祁钰根本没有子嗣。

还身染重病,必死无疑。

这样的皇帝,不会有任何的大臣站在他这边的。

这种情况下身为太子的朱见深肯定会继位的。

也就是说,朱祁镇其实不是抢了弟弟的皇位,而是抢了自己儿子的。

朱棣也是摇摇头。

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惋惜。

毕竟明明是可以阻止的。

只要朱祁钰狠心一点,不顾一切的杀掉朱祁镇跟朱见深,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相信只要朱祁钰真的狠心下来,朱祁镇必死,那个妖后也是无法阻止的。

身染重病,没有子嗣,后宫之人的手段罢了。

【“很多人其实都问,为什么于谦不出来阻止这场政变,其实原因很简单,于谦没有办法阻止。”“这是一场政变,朱祁钰病危,孙太后复立朱祁镇是符合礼法的。”

“此时已经不仅是孙太后支持朱祁镇复位了,甚至连文官集团也是大力支持。”

“明朝的历史为什么会复杂,原因其实就是武勋集团跟文官集团的对立,再加上皇帝的制衡,形成了各种诡异的旋涡。”

“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日益强大,若是于谦阻止夺门之变,最终的结果就是引发大明更大的内乱。”“各地藩王同样会打着勤王的口令出兵,实际上现在就是要朱祁镇登基才能稳定住局面。”“历史上夺门之变中对于谦的记载不多,只知道第二天早上,他跟往常一样穿着朝服去上朝,当天于谦就被下了大狱!”

“夺门之变是一场政变,是没有理由的,但是却合情合理,因为朱祁钰已经没有子嗣,大臣们跟着他毫无意义,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任何官员支持朱祁钰了,所以朱祁镇才会赢得如此轻松。”】

武勋集团跟文官集团?

朱棣眉头紧锁。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朝中什么时候出现这样的对立局面了。

至少在他的永乐一朝,这两者之间是非常均衡的。

可为什么会突然失衡了呢?

朱棣当然不傻,很快就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

他觉得问题的根源就出现在老大朱高炽跟老二朱高煦身上。

毕竟这两人现在的对立,其实就是代表文官跟武将对立。

朱棣感觉很难过。

因为他发现,大明朝后续很多的问题,其实根源都在永乐朝。

这让朱棣压力无比巨大。

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这一切。

思考之际,天幕继续,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所有人动容。

【“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以后,复辟的大功臣徐有贞,便向他进言要杀掉于谦,原因就是于谦不死,复辟无名,石亨拔剑砍断案角:“不杀于谦,夺门无名!”

“于谦的罪名就是勾结外藩,试图颠覆大明王朝,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诬陷,可于谦还是非死不可。”“于谦被判斩首示众!”

“正月二十三,北京西市,围观百姓挤满街道,哭声一片,人人都知道他是忠诚!”

“菜市场于谦白发散乱,囚衣血迹斑斑,他转向紫禁城方向,行三叩礼:“臣于谦,无愧天地,无愧大明!”

“随后刽子手的大刀落下,大明的脊梁最终还是断了,保卫京师,为大明续命的于少保落得个尸首分离的下场!”

“天下人都说朱祁镇杀错了,可那又如何,朱祁镇不仅杀了于谦,更是将于谦有关系的景泰官员全部杀死,这一刻,朱祁镇的内心已经是冷血的。”

“后来朱祁镇授意锦衣卫去抄家,结果仅搜出正一品官服一套、赐剑一柄,再无多余钱财。”“指挥使逯杲愣怔半响,偷偷塞回搜出的半贯铜钱。”

明史评道: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以非罪死,天下冤之。”】

长城易筑,国士难求!

于谦称得上国士。

朱棣动容了,他已经想到过朱祁镇昏庸,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愚蠢。

竞然将于谦杀了。

京师那一战,如果不是于谦,大明还能不能存在都是问题。

这样的人物,居然还是清官,何其难得。

虽然没见过于谦,但此时朱棣通过天幕之言,似乎看见了那道魂归九垓的大明英魂!

朱棣深吸一口气。

眼神之中进发着精光。

旁边看着爷爷恨不得杀人的眼神,朱瞻基心中畏惧。

甚至可以说引发爷爷如此大怒火的人,其实就是他。

【“于谦死了,死于朱祁镇的手中,但他走的干干净净,不仅是身体里,更是史书的名声!”】[于谦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个自私的人,他不愿意阻止政变,我觉得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害怕影响自己的名节!]

[于谦难道不知道朱祁镇上位以后自己会死吗?可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他宁愿死!]

[历史上大明大功臣有善终的吗?于谦,张居正,明朝还真个可怕的王朝!]

【“我们来说说朱祁镇这个年轻人,在经历了穷荒漠北的俘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