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冻土地基的建造法
的核心。
大卫在一旁立刻来了精神,他示意迈克将镜头对准两人,对准那张被威士忌和地图占据的桌子。他瞬间察觉到,这个镜头开始不再是简单的邻里闲聊。
而会是一场知识与经验的碰撞,让观众产生爽感的镜头!是节目最需要的优质内容!
林予安没有丝毫犹豫,他甚至没有去回忆,那些数据仿佛早已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他沉稳地回答:“根据我查到的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针对科尤库克河流域的地质报告,结合过去的气象数据模型得出结论。”
“这一带的活动冻土层,年平均融化深度在一点五米到两米之间。”
“但这是平均值,在某些受到河水浸润的南向坡,或者植被稀疏、夏季日照更充足的区域,最大融化深度可能达到两点五米。”
“所以,为了绝对安全,任何永久性地基的桩底,都必须打到至少三米以下的深度,才能有效锚固在下面稳定可靠的永冻层中。”
“不错的答案,看的出来你是做了功课的。”
老乔治的眼神亮了一下,他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威士忌。
他没想到林予安的功课做得如此扎实,看的出他是真的严肃对待如何在阿拉斯加定居这件事。老乔治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最好的地基方案是什么?”
“很多承包商,喜欢直接挖开冻土层,浇筑一个巨大厚实的混凝土地基,你觉得呢?”
“不,那会是一场灾难。深挖会彻底破坏下面永冻层的热平衡。”
林予安摇了摇头,语气非常肯定地否定了这个看似直接的方案。
“到了夏天,外界的热量会通过巨大的混凝土地基这个导热体,源源不断地传导下去,导致地基周围的永冻土发生不可逆的融化!”
然后他拿起桌上的铅笔,在纸上快速地画了一个清晰的结构草图。
这个举动让大卫和迈克都兴奋了起来,镜头立刻给了特写。
“我认为,最好的方案应该是架空式的独立桩基,也就是抬高式桩基。”
他指着草图解释道:“应该在每个承重点,比如房屋的四角、承重墙的交点,用螺旋钻孔机向下钻孔。“根据这栋房子的预估总重量和本地的地质条件,这个锚固深度至少要达到四到五米。”
“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冻结力,来抵抗房屋的沉降和侧倾。”
“然后在这些混凝土桩的顶部,用可调节高度的钢制连接件,建立一个高出地面至少半米的平台。”“再把整个木屋的底层框架,建在这个完全架空的平台上。”
他用铅笔在图纸上画出了空气流通的箭头:“这样一来,房屋和地面完全脱离,冷空气可以在房屋下方自由流通。”
“既不会将房屋内部的热量传给地面,导致永冻层融化,也不会受到冬季地表冻土冻胀产生的顶托力影响。”
听完林予安这番条理清晰的阐述,老乔治眼中的审视彻底变成了欣赏。
“你小子,确实懂点行。”
“你说的完全正确,比很多来这里搞工程的,只知道按图纸施工的承包商都明白。”
“但是.”
“理论解决不了动手的问题,阿拉斯加的夏天,看起来很美好,但对混凝土来说,它有自己的麻烦。”“这里的极昼长达两个月,每天日照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有时候温度升得很快,你怎么防止混凝土凝固得太快而产生收缩裂缝?”
林予安思索了一会儿道:“可以在浇筑后,立即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比如用塑料薄膜。”“并且在初凝后,持续进行喷水湿润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减缓水分蒸发速度。”
“但对于在多大风速和温度下需要开始喷水,以及喷水的频率,我确实没有本地的实践经验,这正是我最想向您请教的地方。”
“很好,小子,至少你知道要保湿。”
林予安这番不卑不亢、既展现了理论知识又坦诚的指出实践是短板的态度,彻底赢得了老乔治的尊重。在美国,尤其是阿拉斯加这种地方,人们尊重专家,但更尊重敢于承认自己不懂并虚心求教的实干家。“哈哈哈!”老乔治再次爆发出洪亮的笑声。
他站起身,用力地拍了拍林予安的肩膀,那力道大得让林予安都感觉到了诚意。
“伙计你很棒,你做足了功课,在阿拉斯加,最怕的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蠢货,他们只会害死自己。你很不错!”
他转身对斯坦说:“斯坦,你这次带来的,是个有趣的家伙。”
“走!我带你去看我的宝贝。”
老乔治领着众人走出了温暖的木屋,来到了院子另一侧那个巨大的帆布罩前。他解开绳子,一把将帆布掀开。
一台看起来保养极佳、涂着橙色和黑色油漆的Woodland Mills HM126便携式带锯机,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刖。
它的轨道长达近八米,由几段两米长的标准件拼接而成,旁边还整齐地挂着各种尺寸,新旧不一的带锯条。
在不远处,还有一台小型的混凝土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