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酸菜鱼
想制作老坛酸菜味的油包,自然离不开老坛酸菜。
京城地区流行的是东北酸菜,这和南方的老坛酸菜有着巨大的区别。
首先,两者在原料上就不同。东北酸菜原料用的是大白菜,老坛酸菜用的是芥菜。
其次,在制作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东北酸菜中的大白菜需要经过晾晒、清洗后,用开水烫过,放入大缸中,逐层撒盐,压实,注入凉白开淹没白菜,密封发酵。后者需要将芥菜洗净、晾晒,用盐腌制去除水分,放入陶坛中,加入老盐水、盐、白酒等辅料,密封发酵。
最后,两者在口感风味上也有差异。东北酸菜酸味纯正,口感艮韧,有白菜的回甘,适合炖煮。老坛酸菜酸味浓郁,口感脆嫩,常带有香料的味道,适合做调味菜。
想着芥菜在北方也有种植,何達起初并没有在电商系统里购买,而是在市场上打听了一番,结果发现想买到正宗的老坛酸菜,价格还不便宜,而且还要托关系找川菜馆“匀货”,何達遂放弃了挣扎,果断在电商系统里花高价(相对大白菜两分一斤的价格)买了两坛。
尝了尝,就是这个味儿,何達一下想起了穿越前在出租房靠泡面打发晚饭的日子,现在想想,还真是让人怀念。
有了老坛酸菜,除了能做泡面油包,何達随即想到的就是一道有名的川蜀菜一一酸菜鱼。
话说酸菜鱼是谁发明的来着,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何達没有印象,他在京城生活了这么久,确实没看到有川菜馆做这道菜。
其实何達不知道的是,和酱鸭脖一样,酸菜鱼也是90年代山城厨师搞出来的经典江湖菜。周五当天晚上,厂里又有招待,这次来的客人身份非同一般,不仅杨培山、李怀德亲自出面陪同,连娄董都跑过来敬了酒。
下午,老张叮嘱了晚上有招待的事,临走前,还特意提了提,要何達想办法搞出点新花样。“你搞得酱鸭脖,在上面都有了名气,现在谁不知我们轧钢厂有位能开发新菜品的大厨,老何,这次你可不能让厂里失望呀!”
何達听此,心说酸菜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不过他仍装作为难的样子,想为几个徒弟争取一下福利:“老张,厂里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听你这么提,我看我以后干脆去找家合营饭馆做大厨得了!”老张知道何達这是在要好处,他许诺道:“老何,事情办好,李主任自会记得你的功劳。”“老张,你们就别跟我画饼,我都要吃撑了!”何達不见兔子不撒鹰。
老张哭笑不得:“你想要什么好处,现在说说,我和李主任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满足你。”“我也不让厂里为难,就是我那几个徒弟现在还没转正呢,你看能不能?”
“除了杨碧华,其他人都两年多了吧!这样,等过完年,我就帮你几个徒弟转正,杨碧华等到年底,我再帮她想办法。”
“可以,那我就替我几个徒弟先谢谢您了!”
“你先别急着谢,事情没办好,一切都白搭。”
“老张,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我心里已经有底了,不过想搞出点新花样,得花钱呀!”
见何達说得郑重,老张忙问:“要花多少钱?你别搞些珍贵的食材,被上面知道,影响可不好。”何達答道:“没,都是常见的食材,但在京城不好弄,比如我新想到的一道新菜,需要草鱼或黑鱼,这可要去乡下找老乡询问能不能搞到。”
“我当是什么呢,草鱼或黑鱼也就冬天不好钓,我给你三十块,买条鱼总够了吧?”
“够了!”
“那就行,你买好了,我给你报。现在时间不早了,你赶快想办法,别耽误了晚上的小灶。”得了老张的嘱托,何達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偷懒,他先回家取了酸菜,随后又跑去左家庄,实则是在电商系统买了条三斤多重的草鱼。
充值完这笔,何達发现距离开启高级网购只需5万充值币了,这似乎并不难,但开启后,系统会不会又挖个大坑等着自己呢,何達认为按照系统的尿性很有可能。
带着这份忐忑,何達回了食堂,找来几个徒弟,把几个人提前转正的事说了说,随后又吩咐起晚上的小灶事宜。
酸菜鱼这道菜的做法,何達并没有藏私,晚上留下来帮忙的徒弟,他全都教了。因为所选的原料不同,何達还是按正宗的草鱼做法来教的,但他也将黑鱼与鲤鱼前期处理的不同点说了。
“前期鱼汤底做得好不好,凭色泽就可以看出,你们看看这白色奶汤,一个字,鲜!”
何達说完,把锅内的鱼头鱼尾鱼骨捞出,加入酸菜,并加入盐、白胡椒粉、白糖、白醋等调料,大火煮开,随后转小火,放入腌制的鱼片。等全部入锅后,大火煮三分钟左右,又将鱼片和汤倒进大碗中。最后一道工序,小火煎花椒油一一热油呈现冒烟状态,随即淋在鱼片上,那香味儿,挠一下就上来了。“端菜吧!”何達擦了擦手,吩咐道。
“爸,我们还没尝味了!”何雨柱对这道菜很感兴趣。
“鱼肉还有多的,过会你来试试。”何達想偷懒了。
酸菜鱼端进包间,好半天,端菜的帮厨都没有出来,就在何達以为这道菜“水土不服”时,娄董走了出来。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