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两咯噔
这顿饭吃到快戌时正才散场。
(*戌时正:晚八点)
临走之前,宋三明借着醉意找到徐氏千交代万叮咛的求她帮忙“掌眼”,帮着找个娘子给他,又厚着脸皮让跟着送客的何呦呦帮他画两幅扇面。
目送他们远去,被灌了两杯酒的高福生红着脸,迈着跟跄的脚步被弟弟扶进屋去了。
高慧慧关了大门,回身看到何呦呦,难得地说了一句长辈的坏话:“厚脸皮!妹妹你别理会,只当不知道这事儿,就不信姑父还敢来问。”
高翠翠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还不忘翻白眼:“以前总觉得小姑父不如大姑父,现在看来,都是半斤八两。”
“过节小姑怎么没来?”混得熟了,何呦呦终于敢问了,端午可不算小节,高小姑就算人不来,礼也该到吧?
难道是因为她们母女,高小姑跟家里闹翻了?所以她娘才想收拾高小姑?
“小姑这次生了双胞胎,伤到了,爹跟小姑父家说,让她做双月子,得五月二十才出月子,姑父从树上掉下来摔了腿走不了,就说等小姑出了月子再一起来。”
高翠翠脸色不是很好看,她想起小姑父那副怂包的模样就烦躁。
“我真不明白,小姑怎么会嫁到他们家去。”
高翠翠一百个不理解,小姑算是高家最好看的人了,爹娘这对做兄嫂的都护着她,干嘛要在张家受窝囊气。
“你小姑乐意,你大姑父给介绍了当时县里的文书,你小姑非说人家目露邪光,人家就是喜欢眯眼。”“你林伯也给介绍了一个商人家的小儿子,你小姑嫌弃人家心眼多,结果非看上你小姑父那个小白脸,宁死要嫁。”
高大壮听见女儿的抱怨,想起小妹和小妹夫也是满腹的不痛快。
他其实真的不是很爱搭理这个不着四六的妹妹,但父母故去前,大妹临终之时,包括原配,都交代过让他多看顾小妹,怕她在张家吃亏。
他也给了张家警告,让张家那老虔婆和张玉白那软蛋都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谁成想,反倒是助涨了小妹的野心,管事儿管到他头上,还想利用他的婚事做人情。
被他骂了一通,又开始挑唆翠翠和乐生,要不是看在她之前生孩子遭了大罪的份上,高大壮说什么也得去收拾她一顿。
借着酒劲儿,他拉拉杂杂的把“旧事”给妻子儿女倾倒了一通,让妻子别多心,想收拾就收拾,也让儿女脑子清醒清醒,知道他们这个小姑有多糊涂。
高大壮这一代,本来有一个兄长两个妹妹,可惜兄长早夭,父母对余下的孩子就疼爱得厉害,尤其是小妹这个老来女,把她惯得有点不成样儿。
当初他救了林通回来,爹娘就打过主意,把小妹嫁给他,将来让这俩小的都留在家里,有高大壮这个大哥看顾着,日子怎么也不会过坏。
高大壮不干,觉得真要促成这事儿,不就成了挟恩持报了吗?他也不觉得自家小妹配得上林通。父母也知道自己女儿的德行,最终认了林通做义子。
小妹明明看不上林通,偏偏在林通成为义子后,开始各种找麻烦,林通都是躲着她走。
后来叫大妹知道了,狠狠地教训了小妹一番,自己也发了一通脾气,这才遏制了小妹。
等自己成亲,小妹又开始跟老娘嘀嘀咕咕,挑拣原配的各种不是,虽然他跟原配成亲有些因缘,但那绝对不是小妹这个小姑子可以欺负嫂子的理由。
“后来你们小姑在街上多嘴,叫人追着打,你们娘为了救她,让人把头都给打破了,此后你们小姑才跟你们娘好起来。”高大壮说到这,深深地叹了口气。
一个姑娘家家,在街上多嘴,被人追着打,可以想而知她的名声和行为得多糟糕。
小妹的婚事成了老大难,家里八仙过海,四处给她找好人家,结果她就相中了因为卖不出去,而送了她一枝梨花的软蛋张玉白。
“张家那老不…婆子,看不中你们小姑,出了无数难题,又是不给聘金,又要十六台陪嫁的,你们小姑就回来闹,为这,你们小叔把自己家传的玉佩都当了。”
高大壮想起来真是咬牙切齿,要不是林伯那会儿借了他钱把林通的玉佩赎回来,他这辈子都不好意思见义弟。
当然,最后张玉白和张家也没落好,他直接找人去把他们家的梨树全给砍了。
用卖了梨树的钱给小妹办了一份嫁妆,到底把她给打发出门去了。
哪成想,成亲之后,小妹也没成长,整天的闹妖,直到父母双双过世,在母亲的丧礼上,他狠狠地给她一个耳光,让她滚,此后小妹才真正地怕了他这个大哥。
“总之,她就是个糊涂人,张家人现在有我压着还能好点,一旦我不管,你们小姑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高大壮偷偷地看了妻子一眼,他今儿一早碰见王婆,聊了几句,才知道妻子那么“关心”小妹,关心的都让女儿亲自给小妹钓鱼了。
这让他心里胆战心惊,实在不知道小妹干了啥惹到新婚妻子,有心说不管,还不能真不管,妻子下手应该会有轻重,但架不住小妹蠢啊,弄巧成拙反而不好收拾。
徐氏“呵”了一声,说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