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军中绿花》(二更求订阅)
王传洪看不懂歌曲,但看得懂词:“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
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妈妈,
声声我日夜呼唤……”
就算是不懂歌的王传洪看到这个词之后,也微微怔了一会儿,他也是军人啊~时常跟大家吃住在一起,何尝不知道这些军人们的思乡之情呢!
他看出来这个歌词写得都是真情实意,十分的好,至少是自己现在就看得懂的好一一上一部小说就是谜语有点多。
王传洪问道:“你不是作家吗?咋的突然写起来歌曲了?”
李有思笑着回道:“您老不是看见我的资料了吗?我原本是一个乐器兵,后面才写的小说。”哦!倒是忘记了李有思的原本职业,这属于是转过去,转过来……最后又转回来了。
王传洪看完词之后说道:“看词是没问题,只要歌词没问题,发表不成问题的。你这歌要怎么发表?”“能怎么发表。”李有思对于小说的发表流程比较了解,相反……歌曲是真的一窍不通,反正先给领导看看再说。
王传洪耐心解释道:“第一个就是靠《解放军歌曲》发表你的词曲。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找到你。”《解放军歌曲》是当时军队系统内重要的音乐刊物,许多经典军歌都曾在此发表。例如今年最经典的歌曲《小白杨》就是现在这杂志上面发表的。
“第二就是,你直接投稿中央人民电视台,自己去录音完了,直接发表在电视台。电视台的传播挺快,一下子全国都能听见你的歌声。”
1951年《我是一个兵》就在《解放军歌曲》发表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唱,从而风靡全军。不得不说,国内现在的专辑版权的意识都太差了,很少有完善的流程。
后世的歌虽然粗制滥造,但是之所以能这么快做出来那么多狗屎,也是因为商业流程完善,一下子就能工业化产出一堆。
“或者是找文艺团演唱你的歌曲,例如战旗,总政军乐。”
李有思思考了一会儿,现在自己没什么名声,当然文学界的名声不算,就算是巴金……这个不恰当,刘心武跨界都不一定能成功。
自己这么一个小透明,既没有名声也没有一点代表作,去找中央电视台,怎么可能给他发表,似乎就只有《解放军文艺》这一条道路。
等着他歌曲被人瞧上了,自然就有人找他了,后面回战旗文工团了,可以找王海申请一下,让自己调调乐器队演出一下~再扩大影响力。
“那麻烦处长,帮我的这个作品转交给《解放军文艺》了。”
王传洪点头,接过李有思的歌曲。
李有思转身就离开了。
王传洪哼哼了两句……看不懂,不过词倒是挺有趣的。
想着等会看看其他人吧。
王传洪回到了办公室坐下来,倒了一杯茶,准备开始今天的活动,就见到外面的人敲了敲门,他应了一声:“进来吧。”
于海走了进来,点了一支烟,然后递过去一支:“抽不?”
王传洪接过烟:“咋了?我们的大指挥。”
总政下面有总政歌舞团,总政话剧团,总政歌剧团,总政军乐团。
于海担任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的分指挥,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大典和阅兵式……后面还成为了总政军乐团的总指挥和团长。
“没事,就是过来问问您老今天八一的事情。”
八一这么重要的事情,总政军乐团可是一点都松懈不下来,所以提前了三个多月时间就来找文化部文艺处来了解情况了。
“这是啥?”
于海凑过来一看,就见到王传洪手里面握着一张乐谱:“是文艺处的创作员写的新歌曲吗?谁写的?”“哦!你看看。”王传洪才准备把这个歌曲交给军乐团的熟人看看,正好来了个苦劳力。
“行。”于海接过这个乐谱。
看着曲谱有些熟悉……一下子,他就想起来了,这是《泪花》!!!
但是和《泪花》不一样,于海也说不明白。
就好像是
以前的《泪花》调子断断续续像被风吹散的碎音,歌词里塞满了冗杂的情绪碎片。东一句思乡、西一句怅惘,像没穿好的针线,线头缠成一团,既缺了连贯的劲儿,又把那点真情实感埋在了多余的絮叨里。现在的《军中绿花》把那些杂糅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蹋,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更加的真挚质朴,而歌曲也完整了起来,从中更能看到《泪花》的优点。
(来自吴颂今自述,《绿花》是采集自《泪花》。)
王传洪有些好奇:“你能给我哼两句吗?我很好奇这首歌。光看歌词我就觉得不错。”
于海愣了愣反正又不是真的《泪花》,不算违纪,他看着乐谱,学了一小会,就哼出来了第一句:“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
于海是从单簧管演奏员起步,后改学乐队指挥,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基础的声乐对于他来说很简单。
王传洪听着歌,敲敲桌子,感叹了一句;“别说……真别说,这歌写得好。”
“确实很好,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