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许海峰打响中国第一枪(五更求追订)
七月三十号,早上八点。
不知不觉之间,又过去了一个月时间,李有思早起吃了几个包子,去了文化部一阵,混混日子就离开了。
八十年代文化热,报纸、杂志都是热门,报纸也是五花八门,但很多都是散户,支个床和架子,就卖报纸杂志和旧书。
还有这背个挎包卖报卖报的小男孩,咋一听咋又有股民国卖报的感觉。
十点钟,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中央,不知道是哪个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号外!号外!”
“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民族的骄傲!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
嗡!
一下子,所有人的注意都集中在了那个卖报纸的男人身上。
其实这件事情不难知道,国内的电视台是有转播的,但拥有电视机的不到一成,报纸才是真的舆论主流!
所以人家这一声在人群当中引起来了轩然大波:“给我来一份报纸。”
“我也那一份,谁获得的?许海峰?”
“射击冠军啊!”
李有思从总政拿了两份报纸,一份是《人民日报》,一份是《体育报》。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做好报纸了。
报纸上面都配了一张照片,那是一个头发微卷的、穿着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手捧奖牌和鲜花站在领奖台上面。
脖子上面散发金光一一奥运金牌!!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奥运会开赛第一天传来“零的突破”喜讯我国运动员夺得两枚金牌》的报道。
“7月 29日中午十二点二十六分,奥运会射击场上响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我国选手许海峰和王义夫在奥运会第一天上午进行的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分别夺得冠军和第三名。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纪录被打破了。这也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枚金牌”。
决赛,瑞典的斯堪奈克尔和王义夫都已经打完了全部子弹,以565和564占据一二名。而许海峰是556环,所以最后一枪如果是十环的话,国内将会实现零的突破
最后一枪!
十环!
现场的每一位同胞,就算是看着电视机的观众都发自内心的为许海峰欢呼庆祝。
“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一天。”
此外很多报纸都发表了相关的评论,《光明日报》也在头版发表评论,称这是“历史性的突破”。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以套红标题发表社论,向夺得金牌的中华健儿致敬。
不得不说,这一刻的国民确实是很扬眉吐气的。奥运会场终于响起来了我国的国歌。
卖报的同志在人群当中穿梭。
耳边不断传来欢呼声:“给我一份,给我一份!!”
“没有了,没有了!”
卖报的着急跑了,又跑去了杂志社和报社
各种卖报的摊主和书店老板也跟着吆喝起来:
“号外,中国首夺第一枚奥运金牌。”
“许海峰一枪十环命中冠军!”
“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脊梁。”
李有思看了一会儿街道,时代需要这种活力继续推着他们前进,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局限性。而这群人给了他也有很大的精神震撼。
他骑着二八大杠继续往前面走。
很快到了《北平日报》门口。
走入杂志社,问了句:“我找于佳佳!”
“大家都是来进报纸的,别插队!”
“报纸还在印,你找于佳佳也没用啊~”
李有思顿了顿:“这是推荐信。还有工作证。”
总政的身份很好用,他一下子就进入了报社,直接上楼找到了于佳佳。
“我写了一篇关于奥运会的评论,希望杂志社代为发表。”
于佳佳看着面前的男人,微微震惊,没想到这位作家投稿都亲自过来了,原以为只能自己上门要稿子呢:“我看看吧。”
李有思带来了一幅画和一篇文章。
于佳佳看了一眼画:是一只霸气的拟人老虎,手里举着一把枪。
旁边还写了一句话:“霹雳虎:拼搏不止、为国争光”。后世有很多动漫人物贺岁、恭喜的周边,各种运动会也会涉及吉祥物。
但是这个动画都搞不明白的年代倒是很难明白周边这个文化。
于佳佳第一感觉就是新奇。
而李有思的文章,就是全篇给奥运会加油,顺带着夹带了一点给自己带货的宣传。
“这是许海峰吗?”
怎么有点未卜先知?
李有思摇摇头:“我当时只知道前面几个项目是枪击,我就画了这个,用这个来鼓励所有的奥运健儿。”
“有远见。”
但是按李有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想要写一篇小说,给所有的孩童科普奥运会知识。”“而且这篇文章是写给所有的奥运健儿的,是专门为他们加油的!”
大义凌然!!!
不愧是大作家。
于佳佳很快便同意了发表了文章。
因为李有思本身就是一个大热度。
剩下的时间,李有思抓紧时间给附近几个省比较厉害的报纸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