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给易中海上一课
“老易,我说你这管的就宽了点吧?”
刘海中发表反对意见,他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拍,不客气道:“我认为小王这事办的局气,没毛病!哪有白给人帮忙一说?”
“我觉得二大爷说得对!”
许大茂插嘴道,还趁机和满面红光的刘海中碰了一杯。
“邻里之间的帮助都是分内之事,怎么能收取报酬呢?”
眼神示意了傻柱半天,易中海发现这个憨货居然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帮自己说话,就盯着王刚拿来的好酒猛喝。
不得已,只得亲自下场和刘海中对线。
“嘿,人家唐僧取经还要送礼才能拿到真经呢,怎么着,给帮忙的邻居送点东西在你这一大爷这就有问题吗?”
和易中海对线的时候,刘海中可谓是智商满格火力全开,丝毫没有被他那初小的文化水平拖累。
“老刘,你!”
王刚见这两人就要干起来了,连忙出声制止道:“两位大爷,这事毕竟是我做的,听听我的意见可好?”
“对,让小王说!”
刘海中举杯邀请王刚碰了一杯,然后挑衅似的瞪了易中海一眼,复又面露微笑对王刚说道:“你是大学生,知道的大道理多,赶快给易中海上一课。”
易中海此时也不好再说什么反驳的话,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坐在对面的王刚。
阎埠贵,傻柱,何雨水和许大茂此时也是停下手里的动作,齐齐看向王刚的方向。
王刚是没想到易中海这个被后世粉丝戏称为“道德天尊”的一大爷,今天和自己刚见第一面,就要给自己灌输他那一套助人为乐的行事准则。
[这是也要把我培养成养老人?]
王刚不吃这套,易中海头上并没有出现任务,加之为了避免之后还拿这个来烦自己,王刚灵机一动,环视众人笑着问道:
“不知道各位是否听说过‘子贡赎人’的典故?”
在场的都是大老粗,哪里听过这个?
就算是马上高三的何雨水,或者是身为老师的阎埠贵也没有在课本上看过这个典故。
见到所有人的兴趣被自己提起来了,王刚便娓娓道来:
“孔子的徒弟子贡在鲁国救了人却不拿赏金,孔子知道了后批评了他,说以后就不会有人去救人了。”
“孔子的另一个徒弟子路在鲁国也救了人,他收下了对方送给他的牛,孔子知道了后表扬了他,说以后大家都会去救人了。”
见到众人一副装作听懂了若有所思的样子,王刚趁机提问道:“子贡救人后没收钱,这样高风亮节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
王刚特意在“道德典范”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阎埠贵像是听懂了其中的关窍,但是这话对他多多少少有些影响,于是这老抠忙装着一副我听不懂的模样低头夹菜。
何雨水的反应也不慢,她红着脸蛋,像回答老师问题一样怯生生的举起手来。
王刚笑着鼓励道:“雨水你说说看。”
“是不是孔子怕大家因为没有钱拿而不再去救人了呢?”
何雨水小声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随后怯生生的抬头看着王刚,想要从他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
“啪啪啪!回答正确,有奖励!”
王刚夸张的拍拍手,从衣兜里掏出几颗红虾酥递给小姑娘,然后扫视众人,有意无意的多看了两眼易中海,朗声道:
“子贡的错误在于,他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的太高,又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这样只会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离道德而去。”
“啪啪啪!王干事说的好啊!”
许大茂头一个鼓掌,他只听了个一知半解,但是这不耽误他给王刚捧场。
“啪啪啪!小王说的对啊!”
刘海中也接着鼓掌,他是一点都没听懂,但是看着易中海黢黑的脸色他就高兴。
“啪啪啪!小王不愧是北大高材生啊!”
阎埠贵不走心的跟着鼓掌,王刚的侃侃而谈让他感觉十分挫败。
“奶奶的,早知道我当年认真读书了。”
傻柱长叹一口气,噘着嘴没有鼓掌,仿佛自己当年努努力也能像王刚一样考上大学似的。
何雨水没有说话,只是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王刚为他鼓掌。
只有易中海没有说话,也没有鼓掌。
他拿起酒瓶给自己满上一杯酒,没有吃菜也没有和别人碰杯,而是自己一饮而尽。
“小王说的好啊!不愧是读过大学的,就是不一样!”
刘海中举杯又敬了王刚一杯,一旁的许大茂也陪了一杯。
一杯酒下肚,刘海中觉得自己又行了,他揽着王刚的肩膀问道:“小王啊,你刚才说的这个故事在什么书上能看到啊!二大爷也想看看这样的好书。”
“《吕氏春秋》,这书在图书馆可以借到。”
王刚夹了一筷子土豆丝炒罐头肉,别的不说,傻柱这刀工就很到位。
每根土豆丝和切成丝的罐头都一样粗细长短,盘子里黄粉相间,真是好看又好吃。
“春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