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宣战
在场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看过来。
虞瑾面色不变,先是带着虞珂欠身见礼:“见过郡王妃,两位夫人安好!”
因为是要拖人下水做人证,翼郡王妃一时并未主动开口。
毕竟
宣宁侯府是实权侯爵,人家在朝堂上明哲保身,结果来她家吃个席,反而把自己扯进是非里去,这是要得罪人的。
景少澜却不管这些。
他摇着扇子,笑嘻嘻踱步过来:“方才二位虞姑娘就坐在那个位置吃茶,我瞧着二位是远远地一直在看这边投壶……”
说着,他用扇柄大概比划了一下视线和方位:“那个位置和角度,堪堪好就能瞧见宣六姑娘的行凶现场!”
行凶二字,可谓十分冒犯了!
宣屏哭泣中的脸色都微微一凝。
姜太夫人则是茫然看看景少澜又看看虞瑾,一副……额,脑子不太够用的模样。
虞珂则是一脸纯真无邪的懵懂表情,只瞧着自家长姐。
虞瑾但笑不语。
景少澜丝毫不慌。
他转而环视一眼众人:“麻烦方才在场的诸位,各自站到事发时的位置。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一起瞧瞧是怎么个事儿!”
本朝目前只有两个一等公府,这封赏的两位,都是跟随老皇帝揭竿而起的生死弟兄。
不过,英国公府,是因为在四十年的淮水之战中,皇帝身受重伤,又面临即将城破的危局,他的前锋将军宣崎冒充他的身份死守,吸引敌军火力,拖出了时间,皇帝才九死一生脱身。
他登位后,封了宣家世袭的一等公爵位,因为宣崎无妻无子,这个爵位就由他的同胞哥哥宣峪领了。因为宣峪此人,能力平平,生的儿子也都没有建树,所以宣府这一家就等于是被荣养起来。直至
孙辈里,出了个宣睦!
年少成名,且天生就有将帅之才!
而令国公府,令国公景修是跟随皇帝南征北战多年的军师,天下大定后,令国公曾任宰辅,一直辅佐天子,虽然现在因为年迈退下来,也是在家荣养,他在文臣中的威信却不容小觑。
令国公的心肝小儿子发话,在场众人很快动作起来。
只有一
陶翩然和宣屏没动。
陶翩然被这一出出的变故弄得头脑发懵,宣屏则是心虚逃避,她想蒙混过关,只伏在姜太夫人怀里不停的掉眼泪。
景少澜直接略过她俩,反而看向虞瑾姐妹,邀请的意图非常明显。
姜太夫人怀里的宣屏,正在偷眼瞧虞瑾反应。
她和虞瑾不过点头之交,街上遇到,都不会特意停车打招呼的那种,可也无冤无仇。
她觉得虞瑾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树她为敌。
她咬着唇,掐着掌心,默默等待。
然则,虞瑾丝毫也没迟疑。
她直接转身快走两步,从方才煮茶的地方捡起几个喝剩下的茶盏,利落摆上托盘,然后端着回来。见她如此干脆,景少澜反而有些意外。
“我妹妹体弱,磕着碰着就不好了。劳烦五少顶替一下奉茶婢女的位置?”虞瑾递上茶盘。景少澜垂眸盯了茶盘片刻,啪的收起折扇,随手别在腰后,接过那茶盘。
虞瑾走过去。
行至陶翩然母女面前,脚步微顿。
她语气平淡,问陶翩然:“陶三姑娘不想自证清白吗?一起过去站一站?”
陶翩然眼泪还挂在脸上,木愣愣跟着走进人群。
她想了下自己当时站着的方向和姿势,迟疑着站好。
虞瑾对那个吓傻了的奉茶婢女一抬眉:“你站到县主的位置,受下委屈。”
那丫鬟也拼了命的想要逃脱责罚,生怕郡王妃不想得罪客人,最后把她推出来做替罪羊,自然无有不应。
一群姑娘,各司其职,都尽量还原了当时自己在做的事。
景少澜双手捧着个托盘,用比在场众人普遍高出一个头的身高,迈着小碎步,扭动腰肢,灵巧走位,款款登场。
虞瑾和陶翩然是站在一处的。
待他行至两人身边,虞瑾提脚一绊,同时大力往他腰侧一推。
景少澜没想到自己会摔,然则虞瑾的力气有点出乎意料的大,一绊一推,他还真就“哎哟”一声,带着托盘扑倒过去。
方向刚刚好,冲着代替夷安县主的丫鬟。
然则他身量太高,茶盘没送到丫鬟颈边胸前,而是噼里啪啦摔了一脑门。
碎瓷之后,现场鸦雀无声。
景少澜扶着腰站起来,又拍拍衣裳沾的土。
他问在场的人:“看见了吧?角度,力度都是恰如其分,换成陶三姑娘动手,她站在前面,身边都是人,她伸手就能被瞧见,反而是站在她身边的那位,借她身体遮挡……”
之前事发时,大家注意力分散,这回则是目不转睛全都盯着虞瑾的一举一动。
她伸脚时,裙裾遮住绣鞋,她又和陶翩然站得很近,对方的裙角又为她遮掩了一层,有人看见,还很容易误会是陶翩然伸的脚。
然后,今日赴宴虞瑾和宣屏都穿的广袖襦裙,伸手时,借着广袖遮挡,从陶翩然身侧伸手,又是完美拿陶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