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诸天武侠:从民国江湖开始 > 第42章 先赢了再说

第42章 先赢了再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沈昊昆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他这几天日记的内容大概如下:

二十二号。

明晚当练刀两个钟头,睡前再练半个钟头静身功,不可再像今晚这样,只是睡赵国卉。二十八号就要去探老君门老底,不可懈怠。

二十三号。

睡赵国卉。

二十四号。

睡赵国卉。

……

二十六号。

沈昊昆啊沈昊昆,你怎么能如此堕落,杨咏琴的伤已经养的差不多了,明早还要同她切磋,说好的今晚养精蓄锐,结果又睡了三次?

今天是二十七号。

和杨咏琴约好今日切磋的沈昊昆,到津门饭店时,已经日上三竿。

睡赵国卉归睡赵国卉,但不是彻夜不眠,加上起得晚,总还是睡上七八个钟头的,因此不用到饭店再补觉。

“我昨天去见了郑山傲,他的佣人说他不在津门,不知哪天回来。”待沈昊昆在对面坐下,杨咏琴开口说道。

嗯?

她摆明了要踢遍津门一半的武馆,迫使武行松口,承认她有在津门开馆授徒的资格。在这个节骨眼上,身为津门武行“头牌”的郑山傲,却离开了津门?

沈昊昆总觉得有些古怪,可又说不上来或者说没有证据,他想了想,“那就等他回来,见上一面,再继续踢馆?”

“他的佣人没说他哪天回来。”杨咏琴顿了顿,“先帮你解决了麻烦再说吧。”

也行。

他应了一声,杨咏琴已再次开口,“饭店后面就有一块空地,去那里切磋?”

“好。”

确实是一块空地,好似尚未有什么规划,不过这么小一块地方,顶多建个可以休憩的凉亭,提升一下城市形象,好像也做不了太多的用途。

又或者等路拓宽了,变得临近路边,也许或有人看中,来开个茶摊、书摊之类的。

但这么一片地方,用来切磋却是足够了。

杨咏琴踢了岳家拳馆和文圣门,都上了《津门时报》,报道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她一个女子,接连打赢了两位武馆师父(馆长),足够令人津津乐道。

也就是她并未向《津门时报》透露她的下一步踢馆计划,不然报纸刊登出来,说不定有好事者,会在她去踢馆的时候,跑去看戏。

她不愿拍照,《津门时报》的报道上,没有刊登她的照片。茶余饭后,津门人聊起来的时候,有人觉得一定是位女侠,也有觉得能打赢岳师傅、杜师傅那样的高手,娇滴滴的女人是做不到的,半多生的黝黑健壮,不输男子。

两人比兵器。

沈昊昆用的流沙角锋,在切磋之前,他给六合刀加了1点,六合刀(大成100/500)。

没别的意思,算是以示尊重。

杨咏琴用的则是沈昊昆先前就见过的蝴蝶双刀,“咏春还有一门棍法,可惜我不擅长。”

六点半棍嘛,一共六招半,所以叫六点半棍。该棍法使用的长棍,比一般棍法要长,超过两米四,确实不适合女人练。

咏春的八斩刀取自拳法,或者说是拳法延伸,刀法套路,处处都是拳法的影子,用的也是二字钳羊马。

可六点半棍不同,扎的是四平马。

融合的乃是少林棍法。

“刀无双发,棍无双响,你小心。”杨咏琴提醒了一句。

八斩刀刀法短小精悍,讲究先发制人,一击奏效。和一般刀法不同,想要伤敌要害不同,八斩刀却是“你欲斩我,我仅断你手”,哪里近,八斩刀斩哪里。哪怕只是伤到对手手指,也可建立优势。

铛铛铛。

沈昊昆手里的流沙角锋,和杨咏琴的蝴蝶双刀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沈昊昆挥刀力劈,杨咏琴手中双刀不退反进,摊刀对冲。

又一刀斩在流沙角锋刃口,挡住流沙角锋的同时,杨咏琴转马一刺,右手刺向沈昊昆胸口。

标刀截脉。

沈昊昆压刀横扫,势大力沉,想要震落杨咏琴手里的刀。不想杨咏琴手腕一转,单刀刀锋调转,划向沈昊昆持刀的手腕。

如果说六点半棍最难防的是标龙枪,八斩刀中,最令人防不胜防的,就是杨咏琴此刻用的昂劏刀。

此刀靠手腕旋转,使刀势昂劏向上,变化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因此腕力是八斩刀的核心。

沈昊昆翻腕躲避,攻势自是受阻,杨咏琴左手耕刀、右手标刀,攻守形势瞬间转换。

要说对敌被动的时候,沈昊昆也不是没有过,但这么被动的还是头一遭,他收刀回撤,在杨咏琴双刀追过来前,寒光一闪,一刀逼退了杨咏琴。

“好快。”连退两步,摆出双刀耕拦式的杨咏琴一脸惊讶。

与此同时,杨咏琴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沈昊昆那时架在陈旺脖子上的一刀不是偶然,他的刀就是这么快。“这就是无极刀?”

沈昊昆点头。

双方再战。

以快打快。

杨咏琴越打越强势,要么左手耕刀、右手摊刀强攻,要么双标刀突袭,沈昊昆则以六合刀招架,只有被逼到险境,才会以无极刀后发先至,化解杨咏琴的攻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