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夜半惊吓
李显富等人在兴仁府城外待了两天,每户人家都办好了路引,其他百姓有的办了,有的觉得没必要。毕竟办路引也是要花银子的,为着万一花银子,还不如将银子拿来买粮食。
这样考虑的人家很多,小田村的人也没有多管闲事去劝。
除了第一晚黄芬做的小帐篷,第二日开始,白天黄芬继续做帐篷,旁人看见后并没有在意,只以为她做帐篷是为卖钱,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在李显富的帮忙下,花三小时做出来的大帐篷搭好了。人群一片哗然,所有人目瞪口呆看着四四方方的帐篷,和旁边又矮又窄的小帐篷形成鲜明对比。第一顶大帐篷黄芬给了李显仁家,还跟周氏说了下午给他们家做,晚饭后还能再做一顶,明早做一顶,四顶帐篷兄弟俩一家两顶。
李显仁家两个成家的儿子,人口是兄弟三个里面最多的,大帐篷一顶归大儿子李满仓,一顶归小儿子李满田,李满仓有个两岁的儿子,李满田有个两岁的女儿。
大帐篷能睡下七八个人,儿子一家就三口人,住大帐篷简直不要太宽敞了。
总而言之,黄芬白日的神来之笔,成功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到了下午就有不少人又来了,都是想学大帐篷的,不比李显富三兄弟,每个小家都有小帐篷和大帐篷,都是分开睡的。
这些人不想费那么多油布,就想着学做大帐篷,一大家子挤挤就行。
因此黄芬下午又开始教学了。
两日时间黄芬也就多做了两顶大帐篷,卖给了不认识的同行人,赚了两百文手工费。
李有粮听说后笑得格外开怀,着实没想到赶路途中一日就能赚一两百文,这说出去谁能相信,说到底还是儿媳有这个本事。
等到第三日事情办完,众人准备启程,搭起来的帐篷几下就拆下来了,固定帐篷的长木棍也一并带着,大部分人家里用的是在林子里找的树干,李显富家的木棍是在城里找木匠特意削出来的,所以得带着。还记得李显富拿一大捆木棍回来的时候,不少人家都来询问,再看木棍确实比树干结实耐用还不刺手,大部分人都去买了,只少数人家舍不得银子,将就用着树干。
越往南边走战乱带来的影响越小,离开兴仁府后大伙儿迫切赶路的心思平静下来,陈柏谦也重新规划了时间,辰时初启程,午时初停下,给半个时辰准备午食,下午西时初再停。
大部分人家早食的时候便多做几张饼子,午时歇脚不想动正好以饼子充饥。
一日三餐,这要是还在村里,一日只吃两餐,现如今赶路耗费体力,必须多吃一餐,不然身子受不住。就这样走走停停近一月,一行人中途遇到镇子村庄停下采买粮食,晚间歇脚都在野外,毕竟家家户户都有或大或小的帐篷,不必花费银钱借住,能省则省。
这天艳阳高照,众人在林间歇脚准备午食,陈柏谦走到李显富这边,笑容满面:“方才打听到了,再往前走一日,明日午时到颍昌府,颍昌府之后再走十日到就到南州了。”
听见的人脸上都露出了笑,眼里带着光。
李显富眉眼舒展:“那太好了,辛苦村长叔打听,这一路若不是有您指挥,我们指不定得走不少弯路呢陈柏谦哈哈大笑,没忍住往李有粮那边看了一眼,随后说道:“都是大家齐心协力,我也就动动嘴皮子,等到了南州再找当地官衙说明情况,一定会妥善安置我们的。”
说到这里,陈柏谦看了眼四周,往前走了一步,低声道:“若想去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怕是还要费一些银子。”
李显富点头:“应该的,我们这么多人过去,不给好处太为难那些大人了,他们也不容易。”陈柏谦见李显富也有花钱的想法,满意点头,心里感叹着,以前瞧着混账的人,去一趟府城回来变好了,刚开始还觉着只是假象,过段时间肯定浑回来。
没成想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就这次全村迁徙,这段时间的相处,老李头家的二小子还真一日比一日稳重可靠,倒是好事。
没见着那李老头日日开怀,哪还有以前在村里见天皱眉的样子。
西时初,一行人选择在河边较为平坦处停下,家家户户开始选位置搭帐篷、垒灶台,接着去四周找柴火、接水准备晚饭。
李显富从骡车上拎下来两个空木桶,挑着扁担就去河边打水。
黄芬与许氏周氏三人在一处找野菜,黄芬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水:“今晚咱们也洗洗吧,让他们多挑几桶水,再不洗身上都馊了。”
许氏还好,在村子里干活的时候早已习惯,干农活累了一两天不洗澡也是常有的事,顶多每晚简单擦擦身子。
一直住在镇上的周氏和黄芬一样,受不了身上那种黏腻腻的感觉,赶路这么久,都没好好洗过澡。听见黄芬的话,周氏第一个响应:“好,正好就在河边,得好好洗洗才行,顺便把这两日换下的衣裳洗了。”
“放心,肯定让你洗个痛快,昨儿我又做了个小帐篷,比我们睡的要高些,一会儿搭起来正好拿来洗澡用,到时候我们轮流洗。”
为了洗个澡,昨晚黄芬特意把家里多余的油布拿来用了,做了个简易的户外洗浴帐篷,也就起个遮挡的作用。
等许氏和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