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只会显得你更无知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超级计算机机房。
超级计算机可不是简单的用芯片堆积,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解决架构问题外,还要解决发热问题。
杨学斌介绍道:“因为所需芯片太多,制造麻烦,这台超级计算机要完成,估计得到年底。按照我们的预期,这台计算机的浮点计算将达到三百万亿次每秒。可以广泛用于复杂的复杂的数据计算、核武器的模拟、天气预测等等。”
说到这里,他骄傲一笑道:“更关键的是,我将编写一个大模型,也就是我曾经跟您提起过的人工智能。
通过训练大模型,它能辅助我们提高科研效率。
我们比方说,将海量的材料数据喂给大模型,它能帮我们找出,甚至自动生成有可能实现预期数据的材料配方。”
“这不可能!”
那名军官再次脱口而出。
其他技术军官其实也怀疑,但目睹过超越这个时代的个人计算机,其中种种都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因此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他们觉得不可能的东西,不代表杨学斌创造不出来。
其实不仅是他们,李帅也难相信。
但他们不相信归不相信,不会轻易去反驳。
至少也要等杨学斌解释其原理,亦或者是等超级计算机组装起来了再说。
更何况,杨学斌也没有骗他们的必要。
杨学斌瞥了眼对方,淡淡道:“不要拿你的无知来揣测我。那只会显得你更无知。可不可能,等超级计算机组装好就知道了。”
“你!”
那名军官恼羞,脸色涨红。
“好了!”
李帅大手一挥,说道:“小杨说得对,可不可能,以后自然会见分晓。教员经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莫非你在计算机领域的水平,还能高过杨学斌不成?”
那名军官只能低头:“对不起李帅,是我莽撞了。”
李帅没有理会,转头对杨学斌道:“来都来了,小杨你就带我们在工业区转转。话说这两年来,我也没有来视察一次,倒是我忽视了你们。”
杨学斌笑道:“李帅言重了。今天您能来,我们技术人员和工人不知道有多开心。”
接下来,杨学斌带着李帅他们在工业区转了圈。
李帅等人震撼。
他们真没想到,计算机产业竟然涉及到这么多的产业链,单是工业区就有相关厂家近一百家,而且每个工厂的生产线都很先进。
如果算上工业区外面的关联工厂,那工厂数将超过千家。
而按杨学斌所说,接下来还要对工业区内的工厂进行自动化改造,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李帅振奋道:“好啊。小杨,你先做自动化改造。如果成功,那就是天大的功劳。我们目前缺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自动化可以填补这部分的缺陷。”
这一转就是一整天。
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帅才带着人离开。
……
弯道工程的成就,很快轰动了高层。
哪怕看着数据详细的报告,他们也依旧难以相信,总有种不现实的感觉。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断有领导到工业区视察。
包括几位最高层。
当前身体验了操作电脑和上网后,他们对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才有了明确的概念。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这简直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太震撼了。如果全国联网,隔着万里都能面对面对话,那不跟神话一样了。”
“计算机产业太重要了,无论如何,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们也得铺开。就像杨学斌的回报文件上说的,以计算机赋能科研和生产,我们将获得科技发展加速器。”
“不仅是是科研和生产,像我们政府部门,如果引入计算机并联网,也能极高的提高办事效率,节省不知道多少人力成本。”
“对了,计算机必须全力封锁,不允许一台,甚至是任何零部件传到海外。”
“计算机肯定要封锁。不过杨学斌提交的半导体收音机、空调、洗衣机之类的家电,可以出口国外赚取外汇。”
……
几乎没什么争论,高层就达成了一致。
很快命令就下来了。
首先是计算机发展工业区各厂全力生产;
其次是技术扩散,将除光刻机以外的技术扩散到全国,以便后面爆产能。
再次是以京城为试点,将网络接入各个机构和工厂。
最后是优先铺设到西北的专线。
随着命令下来的,还有专项拨款,以及对弯道工程的奖励,其中杨学斌被提升到了一级工程师,奖励现金一千,其他奖励若干,福利待遇另计。
其他人也根据个人的贡献度不同,得到了不同的奖励。
整个弯道工程都沸腾了。
按照高层的决议,他们这群人将成为计算机科学的火种,除留在工业区继续攻关的技术人员外,其他人将成为全国各地的计算机产业负责人。
职位和待遇,也都将得到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