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将军威武
第379章 将军威武
李源带来舆图。
把有关大同军消息的地方画了圈,张吉甫一目了然,可见其用心良苦。
“大同军到底有多少兵?”张吉甫心惊胆战,眼睛盯着舆图上的那些圈圈,没想到王信的手竟然伸得如此远,这还是印象里的王信吗?
张吉甫怀疑王信变了。
“大同的军兵实兵近六万,但是王信向来不顾军士死活,练兵严苛,虽不人道,但带出来的兵的确能打,京营如今只有不到八万,而且多是新兵。”
李源痛心疾首,身为兵部尚书,他的话更加可信。
京营原额十二万,太上皇要求扩充到十八万,张吉甫思来想去,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京营至今虽然没有十八万的规模,但也有了十三万余。
其中五万大军在山东平民乱,留在京城的还有八万。
去年各地账册交上来,只收到了一千三百万两的税赋,地方的开销芝麻开节节高,收的比往年少,用的却比往年多了一百多万两,竟然了六百三十余万两。
然后山东平叛了百多万两,四百万是京营军饷、皇室用度、百官俸禄,只剩下一百四十几万两银子。
一个东平郡王,一个王信。
京城的一东一西。
为了安抚这两处,自己挪用别处的军费,给了辽东都司六十万两,东平郡王五十万两,然后给了王信九十八万两,光这三处就去了两百余万两。
窟窿这么大,自己只能克扣京城百官,京城怨声载道,各处衙门多少官吏痛骂自己。
如果能按照往常一样收到一千七百万两,多四百万两银子的话,那自己就能松口气。
拿出两百多万两银子给其余九边军镇,至少给士兵们留一口饭吃。
然后五十万两用来发俸禄,山东赈灾银百万两,大军回师犒赏几十万两,熬过了今年,明年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张吉甫突然一愣。
只要熬过了今年,明年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这个念头在自己的脑海里,哪一年不是如此。
明明每一年都熬过去了,可来年并没有宽松,反而一年难过一年,以前还能左右挪腾,如今一点余地都没有了。
京城官吏大半年没有发放俸禄。
九边各处军镇士兵不光军饷,连粮饷也拖欠了十几个月。
“不能再打了。”
张吉甫喃喃道。
“难道前功尽弃?”李源不可思议,大军已经消灭了大部反贼,只剩下少数流窜乡野,继续扫荡数月,不愁不能灭干净。
张吉甫摇了摇头,“告诉山东巡抚招抚吧。”
大同军镇的百万两军费,辽东的百多万两军费,这两处两百多万两银子,今年无论如何也不会给这么多,张吉甫只打算给五十万两。
其余一百七八十万两银子,今年必须发给别的九边。
为了压住两镇,京营必须归京坐镇。
十三万京营,张吉甫倒要看看谁敢乱来。
至于山东青州几府,这几地已经烂了,就算平了反贼,十几年内也不要指望能收税,还不够应付军费的,所以让山东巡抚去招抚反贼,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虽然可惜,李源也能理解首辅。
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青州府那几地不如丢开,任由其烂掉,一代人过去,终归会长出新肉。
不但可以丢开负担,还能等有收益的时候再去管。
兵部在自己手里,等京营大军归京,自己也彻底掌握了京营,加上督察院,六部,反对自己的势力并不多了,但不能掉以轻心。
等李源回去兵部安排京营回师事宜,张吉甫吩咐道:“去请林如海。”
林如海会搞钱。
金陵是四大家的老巢,江南是天下最富裕的地区,张吉甫要和林如海谈一谈,他可以让给林如海更多的利益,只要林如海能支持自己。
自己应该早点决定,张吉甫不禁后悔,前些年的思路错了。果然还是老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乘船——舍得分利益的宰相无往不利。
年余来,虽然挫折很多,可越来越多的人倒向自己,张吉甫很有信心。
只要再给自己三年的时间,一切尘埃落定,回归正道。
林如海很晚回到了府里。
“小姐睡了没。”
回到家后,林如海没有喝茶的意思,习惯性的关心问道。
“贾府派了人来接,问小姐什么时候去贾府,贾府的老祖宗想念的很,小姐说过几日过去,贾府的人说了到时候来接,听紫鹃丫鬟说,小姐在房里读书。”
“这么晚了,还读什么书。”
看了看天色,大概丑时的模样,林如海不满道。
管家没有回话。
老爷是心疼小姐,自己要是不知好歹说错了话,只会引起老爷不高兴,这点眼力见也没有,做什么管家。
林如海虽嘴上抱怨,却也不舍得管。
第二日去了贾府。
贾政亲自迎接。
看到贾政眼圈微红,林如海露出关心的眼神。
贾政一向把林如海当做自己的知己,向来佩服妹夫,这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