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我臣已死,是非对错朕已无心辩论!
第277章 我臣已死,是非对错朕已无心辩论!
“都是忠臣啊,可惜命丧贼手!”
“朕的忠臣已死,是非对错朕已无心辩论!”
“发兵!朕要发兵!”
云台阁中,群臣看着准备怒而兴师的天子,倒也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崔烈自诩为天子最忠诚的走狗,又是当朝三公,自然是要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天子的,于是当堂高呼道:“臣附议,朝廷必须出重拳震慑这群宵小之辈!”
众人面面相觑,倒不是他们不支持用兵。
大汉也许偶有缺道德,但不会缺武德,况且这还是内部的叛乱。
此前朝廷默许益州南部诸郡豪强在实际上形成自治,并承认了他们在益州南部诸郡的既得利益,也没有追究他们屡次暗通西南夷杀害益州南部诸郡的郡守和县令的罪责。
朝廷甚至只要求他们缴纳低额的赋税,对于盐铁等暴利产业的商业税进行了免除。
因为朝廷需要稳定,朝廷有太多地方需要用兵,不能让益州南部诸郡在名义上被分裂出去,否则朝廷就一点体面都没有了。
但如今朝廷有钱了,又腾出手了,这群人竟然直接对朝廷的官员痛下杀手!
往先勾结西南夷,朝廷也就咬牙忍下这口气了,朝廷也没有合适的理由追责,再者至少还有一份体面在。
但如今雍闿亲自带着人将益州郡丞、户曹掾及佐吏、护卫六十余人尽数杀害,这就是明着打朝廷的脸了!
演都不演了!
这就是叛乱!
从前的大汉朝廷,想的是过一年是一年,只要能稳住这片烂摊子就谢天谢地了。
如今的大汉朝廷,要的是“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何谓“臣妾”!
臣妾者,奴隶也!
《古文尚书》云:“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
《周官礼》云:“臣妾,男女贫贱之称。”
大汉要的从不是万国来朝和四夷宾服,只需要跪在地上的奴隶!
今天有人在大汉的土地上站起来,公然杀害大汉的官员,俨然一派将益州南部数郡自立建国之态,这是朝廷绝不容许的!
常年对益州南部诸郡豪强的不满早已积压甚重,难道朝廷就不眼红益州南部诸郡的矿产?
且不论盐井和铁矿,那些几乎就是“五铢钱矿”的铜矿,和作为上币虽然不会在市面上直接流通,但却是价值极高的金矿和银矿,
这就是一只下着金蛋的母鸡,朝廷难道不想把它掌握在手中吗?
嘿,朝廷将益州南部诸郡的矿交给这群豪强开采了多少年,矿工和工匠以及开采流程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体系,也借着这群豪强的手探明了诸多矿产的位置,也该轮到朝廷来摘桃子了!
所以,几乎所有重臣都是同意出兵的。
只是这一干重臣多少对崔烈的态度有些不解,总觉得崔烈是不是有些过于媚上了?
似乎但凡是天子的决议,崔烈就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而且若是没有人立即附和天子的建议,他就会蹦出来为天子发声,简直……简直就像是一个媚主的佞臣?
当然,这不过是戏言耳。
堂堂博陵崔氏,百年风骨,崔烈又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名士,公认的河北士人领袖,又怎么会是那等谄媚之徒呢?
想来,也许只是这位崔司空与天子政见相合罢了。
“公熙公的意见呢?”刘辩侧目看向袁滂,这位太尉虽然不似他和已故的杨赐那般亲昵,却也是深得他信任,因此刘辩并不以“太尉公”唤之,多是以“公熙公”称呼。
太尉虽然没有实际上指挥权,却是朝廷名义上的军事主官,因此袁滂的意见格外重要,若是袁滂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尽管阻止不了刘辩出兵的决定,却终归会带来些负面的影响。
“臣并无他想,只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袁滂微微摇首,声音中带着几分肃穆。
袁滂话音方落,还不待天子赞许,刘焉忙不迭开口,怒而拍案道:“逆贼既有不臣之心,又公然杀戮官员,必须要出兵讨伐,枭其首以儆效尤!”
朝中之事,往往三公之中有两位认可,那么这件事的进行便不会受到多少阻力。
按照过往的流程,天子应该是按照太尉、司徒、司空这样的顺序问下来的,却不料崔烈这厮破了顺序,致使他这个司徒的意见显得可有可无了。
这怎么能行!
那就主动上杆子发言吧!
但这还不够!
“老臣愿为国家举贤良,臣有许多益州籍好友,纵无韬略武勇,亦可为大军马前驱,任向导之职!”
刘焉虽是江夏人,但他有一位忘年好友名为董扶,今年八十二岁,通经学,善谶纬,还家讲授经学,甚至有不少幽州人听闻他的名声前去益州广汉郡求学。
三公和尚书台前后共计十次辟他为官,太上皇刘宏也曾三次派公车前往征他为官,董扶皆称疾不就。
然而别看董扶今年年过八旬,但在蜀地的人脉却是极为广阔,刘焉通过他的介绍认识了许多益州才俊。
“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