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崇华宫前有一栽满荷花的水池,此时正值初春,干枯的荷叶群姿势怪异地浮在水面上,远远望去,像是一枝枝歪曲折断的笔杆插进池中。
站在桥上的江清棠低头看向平静的水面,神思恍惚。
李瑞的意思她听懂了,他有意与大兄结识,望她牵线搭桥,做个顺水人情。
他是太子之子,陛下所封的晋王,朝中多少文官武将想要巴结的对象,想结识谁想拉拢谁,从来都是一句话的事。
还用府中女眷传话?
江清棠不明白。
似是看出江清棠的疑虑,李瑞主动解释道:“ 先前我确实与你兄长见过多面,可惜都没能结交。我素来喜欢字画,你兄长的字乃是天下闻名,我们不谈政事,不以君臣相论,只做知音。”
“若是以我的名义传唤,难保你兄长不会多虑,故以娘子名义传话。”
江清棠察觉到李瑞不再以“本王”自称,语气也比昨日缓和许多,心中奇怪。
“殿下的的意思,臣女明白了,日后定将殿下所言传达与家兄。”
李瑞身姿挺拔,通身皆是刚正严肃的气派,又有贤王的美名,江清棠觉着,李瑞与阴险狡诈的李珩不同,这其中,应该并无圈套。
李瑞并不知晓江清棠心中的提防与戒备,他犹豫着,开口道:“不知江娘子平日里喜饮什么样的茶?”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江清棠有些愣神,她着实搞不懂李瑞心中的所思所想。
江清棠心不在焉地答道:“臣女并无特别喜欢的。”
她不经意间侧目瞥向桥下的水面,看到一道倒映于水面的身影正朝他们缓缓靠近。
江清棠回头,猝不及防地撞到李珩结实的胸膛,她吃痛一声,下意识后撤,想起身后是李瑞,又猛然停下步子。
前有狼后有虎,江清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站在两人中间,退无可退。
李珩上前一步,故意拉近与江清棠的距离,他关切地问:“江娘子没事吧?”
李瑞也上前一步,“若是撞伤,不妨请来太医瞧瞧。”
江清棠蹙眉,心中升起股不祥的预感。
一个疯子,一个夫子,遇到这两人,总归是没好事。
江清棠:“臣女无事,只是九公主吩咐臣女做的风筝还未做完,请两位殿下恕臣女先行离去的罪过。”
李珩勾了勾嘴角,声音清朗温润道:“今日劳累,姑母知道宫外一家酒馆的菜品不错,与我商议好了出宫,不知江娘子可否赏个面子?”
“至于皇兄,想必政事繁忙,无瑕与我们这些几人玩闹。”
江清棠了解李珩,此番话定是他胡编乱造,陛下溺爱九公主,极少让九公主出宫,九公主怎会记得宫外有什么酒馆?
不知李珩又在耍什么把戏。
不等江清棠开口婉拒,李婼凑了过来,朝她比划道:“阿棠,陪我出宫玩吧。”
江清棠不好推脱,只得应下来。
可李婼不会言语,桌上只有她与李珩交谈,着实怪异,再者,她也不愿与李珩相处。
江清棠瞧向李瑞,“晋王殿下,不如同我们一起前去吧。”
李瑞正有此意,点头应下。
李珩面色不虞,却也无可奈何。
*
几人身着便衣,到了西市的一家酒馆。
酒馆大堂内人声喧闹,这里大多是平民百姓来此吃饭饮酒,忽然来了几位衣着不菲的贵人,一时间声音减弱了几分,里面的酒客纷纷朝门口的几人看来。
江清棠不习惯成为人群的焦点,提议道:“不如去楼上的雅间?几位殿……郎君们意下如何?”
李瑞点头,虽说他们出来,身后跟了不少藏在暗处的暗卫,可这大堂内里鱼龙混杂,他们的装扮招人耳目,总归是不安全。
环顾四周后,李瑞微微皱眉,要是刺客出手,这里便有三处地方可供藏匿。
李珩却笑着说:“既然来了这儿,自是要体会这人间烟火气才好,这大堂内有说书人,说的故事倒是有趣。”
这时候,李婼拉了拉江清棠的袖子,笑意盈盈很是开心,“阿棠,我想在这里,不想去楼上,这里人多热闹。”
江清棠转述给李瑞李珩,几人在大堂内的一个偏僻靠窗的角落坐下。
这家店的小二见几人气质不凡,喊来店主,特意紧着他们这桌的菜上,最后,年过半百满脸褶子的店主还特意送了盘店里的特色,樱桃酥山。
江清棠盯着满目琳琅的菜品,一时间恍惚起来。
这家酒馆,李珩带她来过很多次。
那时这家店主,也送了她与李珩这样的樱桃酥山。
刚成婚的那两年,每当她待在王府里待烦闷了,李珩总是想着法子哄她开心,这家酒馆的菜,最得她心。
旧事涌上心头,江清棠胸口闷的慌,以至于没听到身后的说书人所讲的故事。
直到耳边响起如雷乍起的掌声,江清棠才骤然回过神来。
她听清说书人口中所讲的故事。
“相传西凉国初代国君赫明连与国后鲜于氏,年少成婚,深情厚谊,共育有两女一子。”
“赫明连在鲜于氏的帮助下,